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的大山深处,有这样一位基层工作者——李艳。她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精神。然而,在这份光鲜亮丽的背后,基层工作者的困境与挑战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交通不便带来的工作难题是会理市基层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李艳负责的片区多为山区村落,道路崎岖难行。雨季时山体滑坡频发,冬季又常遇大雪封山。为了走访贫困户,她常常需要徒步数小时才能到达一个村寨。这样的工作环境不仅增加了工作难度,更对基层工作者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极高要求。
语言文化障碍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会理市是多民族聚居地,许多彝族老人只会说彝语。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李艳主动学习彝语,了解当地风俗习惯。这个过程充满艰辛,但正是这份用心,让她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
资源匮乏始终困扰着基层工作。李艳所在的乡镇医疗条件有限,教育设施简陋。面对这些困难,她积极联系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同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在她的努力下,多个村寨建起了卫生室,孩子们有了新的图书室。
家庭与工作的平衡是基层工作者共同的难题。李艳的孩子在市区上学,而她常驻乡镇,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谈及家人,她眼中总是充满愧疚。但正是无数像李艳这样的基层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才换来了贫困山区的改变。
李艳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基层工作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智慧与坚持。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心中有民,脚下有路,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正是这些默默奉献的基层工作者,用他们的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种子。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