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基层干部是最前线的战士。凉山州会理市张文统的故事,正是千千万万扶贫干部的真实写照。这位扎根基层的干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扶贫工作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如何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会理市地处大凉山腹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贫困人口分布零散。张文统带领工作队走村入户,深入了解每户家庭的实际困难。他们创新采用三看三问三查工作法,确保扶贫对象识别精准无误。
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是另一个关键问题。张文统意识到,单纯依靠输血式扶贫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结合会理市地理特点,推动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通过引进优质核桃品种、发展高山蔬菜种植,帮助贫困户建立起稳定的收入来源。
教育扶贫的长效机制同样不容忽视。张文统发现,许多贫困户子女因家庭困难而辍学。他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设立教育帮扶基金,确保贫困家庭孩子不因经济原因失学。同时,他还推动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帮助贫困人口掌握一技之长。
精神扶贫的重要性在张文统的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深知,扶贫先扶志,只有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才能真正实现脱贫。通过开展感恩奋进主题教育、树立脱贫典型等方式,他帮助贫困群众树立信心,主动参与脱贫事业。
在张文统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会理市多个贫困村实现了整村脱贫。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基层扶贫工作需要智慧与耐心,更需要一颗真诚为民的心。正是这些默默奉献的基层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希望,才谱写出脱贫攻坚的壮丽篇章。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