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会理市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却频频曝出非法采矿事件,严重威胁当地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这些违法行为不仅破坏自然景观,更对居民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深远影响。
非法采矿活动最直接的危害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无证开采导致大量植被被毁,山体裸露,极易引发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雨季来临时,被破坏的山体可能发生滑坡和泥石流,威胁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采矿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污染土壤和水源,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居民饮用水安全。
经济利益驱动是非法采矿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部分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铤而走险进行无证开采。他们往往选择偏远山区,利用监管盲区开展违法活动。这些非法采矿点设备简陋,安全措施缺失,矿工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事故频发。
执法难度大也是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非法采矿者常采取打游击方式,与监管部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他们利用夜间或节假日突击作业,发现检查立即转移,给执法工作带来极大挑战。部分案件还涉及地方保护主义,个别基层干部对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充当保护伞。
针对这些问题,会理市已采取多项整治措施。加强部门联动,建立自然资源、公安、环保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形成监管合力。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提升监测能力。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对查实的非法采矿行为从严从重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长远来看,治理非法采矿需要标本兼治。一方面要引导群众树立法治意识,通过宣传教育让更多人认识到非法采矿的危害;另一方面要推动产业转型,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减少对矿产资源开发的依赖。只有多方发力,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非法采矿乱象,守护好会理的绿水青山。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