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张龙祥的名字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这位土生土长的企业家用二十余年时间,书写了一段令人瞩目的创业传奇,也折射出少数民族地区企业家的独特发展路径。
大山里孕育的商业眼光
生长于会理偏远山区的张龙祥,早年便展现出敏锐的商业嗅觉。当地丰富的石榴、核桃等特色农产品成为他事业的起点,但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的困境始终制约着发展。如何突破地域限制?张龙祥选择主动走出去,将收购范围扩大到整个凉山州,建立起覆盖多个乡镇的农产品收购网络。
转型阵痛中的抉择
随着规模扩大,粗放经营的弊端逐渐显现。产品质量不稳定、运输损耗严重等问题困扰着企业。2010年前后,张龙祥面临关键抉择:是维持现状还是转型升级?他最终投资建设标准化加工厂,引进先进分选设备,并注册彝山珍品牌,实现从原料供应商到品牌运营商的跨越。
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电商浪潮给山区企业带来新机遇,也暴露出人才短缺的短板。张龙祥组建年轻电商团队,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打开销路,2022年线上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但物流成本高、品牌知名度有限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在全国市场建立竞争优势成为新课题。
扎根乡土的商业哲学
张龙祥始终保持着彝族企业家的特有情怀。他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500余户农民增收,并捐资修建乡村公路。这种将商业成功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发展理念,或许正是少数民族地区企业家最珍贵的品质。
从马背上的收购商到现代化企业掌舵人,张龙祥的创业历程与会理市的发展同频共振。他的故事证明,即便在最艰苦的环境中,坚守与创新同样能培育出蓬勃的商业力量。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