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会理市张帮辉:从基层干部到乡村振兴领路人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凉山州会理市涌现出一批像张帮辉这样的基层干部转型典范。从扎根基层到引领乡村发展,他的成长轨迹折射出新时代农村干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基层经验与视野局限的突破

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张帮辉深谙农村实际,但也面临着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如何将基层经验转化为创新发展动能,成为他转型路上的首要课题。通过系统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参与发达地区考察,他逐步建立起特色农业+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为会理石榴等特色产业注入新活力。

资源整合与利益协调的平衡艺术

乡村振兴涉及土地流转、产业投资等多方利益。张帮辉在推进项目时,既要解决村民对土地流转的顾虑,又要确保投资者合法权益。他创新采用保底收益+利润分成的合作模式,成功引进现代农业企业,带动2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这种平衡术体现了基层治理智慧在新时代的升级。

传统观念与创新实践的碰撞

在推广新型种植技术时,张帮辉遭遇部分村民的抵触。他通过建立示范田、组织现场观摩等方式,用实际成效转变群众观念。这种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工作方法,既尊重了农村实际,又推动了生产方式变革。

数字鸿沟与智慧农业的衔接

面对农村数字化基础薄弱的问题,张帮辉牵头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邀请专家开展手机应用培训。目前会理市已有30多个村接入溯源系统,石榴等特产通过直播带货销量提升40%,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从田埂到讲台,张帮辉经常分享一个心得:乡村振兴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要让传统焕发新生。他的实践表明,基层干部转型需要保持泥土味,更要培养科技范,在守正创新中找到适合本土的发展路径。这种既接天线又接地气的工作方法,正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最需要的领路智慧。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