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会理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持续深化政治监督,但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提升监督质效、破解基层监督难题,成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聚焦重点领域监督短板
在乡村振兴领域,项目资金监管存在盲区,个别村组干部优亲厚友问题仍有发生;营商环境建设中,中梗阻现象尚未根除,部分职能部门服务意识有待加强。会理市纪委监委通过建立室组地联动机制,对58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开展嵌入式监督,发现并整改问题23个,推动建立完善制度7项。
破解基层监督力量薄弱困境
乡镇纪委普遍存在人员配备不足、专业能力欠缺等问题。会理市创新推行片区协作模式,将17个乡镇划分为4个协作区,通过交叉检查、联合办案等方式,全年处置问题线索同比增长42%,立案数上升35%。针对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不充分的情况,开展专题培训覆盖全市153个村(社区)。
构建长效监督机制探索
在常态化监督方面,仍存在重查处、轻预防现象。会理市纪委监委运用大数据+监督平台,归集民政、住建等12个部门数据,智能发现异常信息线索。建立政治生态评价体系,对63个部门开展精准画像,发出预警提示31份,推动问题整改率达96%。
当前,会理市正着力完善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偏-深化治理的监督闭环。通过制定《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二十条措施》,细化42项监督清单,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同向发力。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以有力监督为会理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