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明珠,得天独厚的会东

  会东素有“川滇明珠”“攀西聚宝盆”的美誉,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安宁河谷的核心区域、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13个县市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县。

  空中资源极为丰富。会东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日照2275.7小时,平均降水1255.0毫米,可再生型清洁能源、风能、光热能潜能巨大,可开发风电100万千瓦以上。目前,装机容量10万千瓦的会东拉马.鲁南风电场一期33台风机机组投产发电,开启了会东“驭风追电”的时代,标志着会东向建成四川最大风电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川滇明珠,得天独厚的会东插图

  地上资源得天独厚。水能资源:境内河流属金沙江流域。除过境河金沙江外,主要河流有一级支流鲹鱼河、大桥河、铁厂河、岩坝河等共计45条,总长562千米;二、三级支流458条,总长315.9千米。河网密度0.1千米每平方千米,径流总量14.984亿立方米,年排涝量3.8亿立方米。金沙江过境水约1200亿立方米。世界级大电站乌东德正在抓紧建设。

农业资源: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烟、桑、畜、林、果、蔬、粮、药等八大富民特色产业持续发展。10万亩现代烟草、5000亩高标准蓝莓、22万头生猪养殖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烟叶产量实现全国五连冠,烟农收入10.88亿元;产茧10.35万担,蚕农收入2.15亿元;黑山羊存栏76.8万只,出栏52.5万只,实现肉类总产量5.09万吨;新增水果、蔬菜、中药材种植面积2.1万亩,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7.86亿元,增长3.2%。工业转型成效初显。

川滇明珠,得天独厚的会东插图1

  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县内主要工业品价格下跌的压力,帮助企业开拓市场、降本增效,稳定生产、共渡难关,积极引进四川高宇集团,推动传统磷化工转型升级;行与思服装厂建成投产,制造业实现“零突破”;在二产增加值同比下降的情况下,川能投会东新能源、利森水泥产值分别增长46.2%、17.34%;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户;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51亿元,同比增长33%。服务业发展动力增强。老君峰景区顺利通过国家4A景区评定,姜州镇获评首批大凉山旅游名镇;举办金沙江文化旅游节、“双黑”美食文化节等大型文旅活动11场次,接待游客70.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94亿元;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4.3亿元,全县网商达1025家;攀西新云现代物流园、小岔河汽贸产业园纳入全州2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服务业投资3.3亿元;新增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11家,个转企102户,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59亿元,增长9.3%。项目建设成果丰硕。争取中央预算投资1.5亿元,同比增长146%。实施重点项目145个,新开工65个,完工30个,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4%。

川滇明珠,得天独厚的会东插图2

  地下资源富甲一方。会东地处川滇地轴东沿成矿带,被称为“攀西矿产资源博物馆”。现已探明贮量的矿藏有铁、铅、锌、铜、磷、硫、石灰石等金属非金属矿50余种,矿产地325处。其中磷矿储量1亿吨;大型金红石钛矿达2.7亿吨以上,储量亚洲罕见;铅锌矿储量位居全国第二,探明铅、锌金属量253.8吨;铜矿资源含量大,仅二台坡、铜厂顶、淌塘老厂三地就达3万余金属吨;铁矿资源储量巨大,正在被开发利用的1.47亿吨,远景储量4亿吨以上;高品位石英石含量约120万吨。当前,会东已初步形成铅锌、铁、铜、磷化工等重要优势产业,成为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重要组成部分。

川滇明珠,得天独厚的会东插图3

  近年,会东经济发展稳步提升、产业实力不断增强、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发展能力全面提升、深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3.53亿元,同比增长1.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0.24亿元,同比增长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1.96亿元,同比增长10.2%;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0351元、18437元,分别增长8.31%、9.98%;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3∶27∶40;荣获“全国健康促进县”“中国最佳生态康养休闲旅游名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乡村旅游名县”“2019年中国生态农业标准化发展示范县”和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返乡下乡创业工作先进县”“科研促进森林康养发展试点县”等荣誉。力争到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80亿元,年均增长8%,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4000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

川滇明珠,得天独厚的会东插图4川滇明珠,得天独厚的会东插图5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