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滇交界的攀枝花,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更好地传承烈士精神、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成为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烈士事迹的挖掘与保护面临挑战。攀枝花作为三线建设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部分烈士事迹因年代久远、史料散失等原因逐渐模糊。当地档案馆和文史工作者正加紧收集整理相关史料,通过口述历史、文物征集等方式,力求还原历史真相。攀枝花大田会议纪念馆等红色场馆的建立,为保存这段历史提供了重要载体。
精神传承方式亟待创新。传统的纪念活动往往形式单一,难以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近年来,攀枝花积极探索互联网+红色教育模式,开发VR虚拟展馆、制作烈士事迹短视频、开展线上祭扫活动,让红色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当地学校将烈士精神融入思政课程,组织学生参与红色小讲解员培训,培养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
红色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平衡。攀枝花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重要价值,但在开发过程中需要避免过度商业化。当地政府正着力打造红色研学精品线路,将二滩水电站、攀钢工业遗址等三线建设遗迹与烈士纪念设施有机结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
代际记忆的延续需要社会参与。随着亲历者的老去,如何让烈士精神代代相传成为关键课题。攀枝花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红色文化传播,支持文艺工作者创作相关题材的作品,组织红色故事进社区活动,让烈士事迹从历史书本走向百姓生活。
在新时代背景下,攀枝花烈士精神的传承既要坚守历史本真,又要与时俱进。通过多方努力,让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使烈士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这才是对先烈最好的纪念。每一代人都肩负着传承的使命,唯有铭记历史,方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