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南部的阳光之城攀枝花,刘建明的名字正与这座城市的转型发展紧密相连。这位土生土长的创业者,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普通工人到企业掌舵者的华丽转身,他的故事折射出资源型城市转型背景下的创业机遇。
从钢铁工人到芒果大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作为攀钢一线工人的刘建明面临职业抉择。他敏锐注意到攀枝花独特的光热资源孕育出的晚熟芒果品质出众,却因缺乏品牌意识而低价外销。带着全部积蓄30万元,他在仁和区租下200亩荒地,引进新品种并建立冷链系统。创业初期遭遇技术瓶颈,他白天蹲果园记录数据,晚上自学农业知识,最终培育出糖度超15%的优质芒果。
打造产业链的破局思维
当同行还在比拼产量时,刘建明已布局深加工领域。他联合科研机构开发出芒果酵素、果脯等衍生品,建成西南首个芒果主题观光工厂。这种种植+加工+旅游的模式,使企业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带动周边500多农户增收。面对物流成本高的痛点,他主导搭建电商平台,通过直播带货让攀枝花芒果溢价30%销往北上广。
新农人的责任与远见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刘建明发起芒果学院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他特别关注留守妇女就业问题,设计出灵活的家庭车间模式。当被问及成功秘诀时,他说: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跳出舒适区,把地域劣势转化为特色优势。如今,他的团队正探索光伏农业综合体,试图在金沙江干热河谷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之路。
这片曾经以钢铁闻名的土地,正因为无数个刘建明的探索而焕发新生。他们的故事证明:找准赛道、敢于创新,就能在转型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