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钒钛之都攀枝花,许多人好奇这座因矿而兴的城市究竟何时建市?它又是如何从荒凉峡谷蜕变为现代工业重镇的?这座城市的诞生与发展,蕴藏着共和国工业建设的壮丽史诗。
三线建设催生的新兴工业城
攀枝花建市的历史与新中国三线建设密不可分。1965年3月4日,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成立攀枝花特区,这一天后来被定为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日。197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攀枝花市(县级),1987年升格为地级市。这座年轻的城市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国家战略使命——开发攀西大裂谷中世界罕见的钒钛磁铁矿资源。
“七户人家一棵树的创业传奇
在建市前的1964年,攀枝花还只是金沙江畔一个名为渡口的偏僻村落,民间流传着七户人家一棵树的说法。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在无水、无电、无路的条件下,创造了白天杠杠压(抬钢轨),晚上压杠杠(睡工棚)的奋斗奇迹。成昆铁路的贯通和攀钢的建成,让这座微雕钢城在1970年炼出第一炉铁水,改写了中国钢铁工业格局。
从工业基地到阳光花城
今天的攀枝花已转型为著名的康养旅游目的地,但那些刻在城市基因里的工业记忆依然鲜活。炳草岗的大梯道记载着建设者肩挑背扛的岁月,兰尖铁矿的巨型矿坑见证着象牙微雕的工业奇迹。每年盛开的火红木棉,恰似当年建设者点燃荒山的激情仍在延续。
这座因国家战略而生的城市,用半个多世纪完成了从工业基地到宜居之城的华丽转身。攀枝花的历史不仅是钢铁冶炼的技术突破史,更是一代建设者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的共和国成长史诗。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