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开展生态补偿增殖放流活动,助力水域生态复苏

近日,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公安局、人民检察院等长江十年禁渔禁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了生态补偿增殖放流活动,旨在补充和恢复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将 10.56 万尾身长 8 至 12 厘米的裂腹鱼苗,放入鲹鱼河、大桥河及其支流。这些鱼苗总价值 20 余万元,它们将在新环境中繁衍生息,为水域生态注入活力。自 2021 年起,会东县每两年开展一次小水电站增殖放流补偿活动,该活动将持续 10 年。
会东开展生态补偿增殖放流活动,助力水域生态复苏插图
增殖放流是补充和恢复渔业资源的有效手段,不仅能增加鱼类数量和种类,优化群落结构,维护生物多样性,还能通过鱼类摄食藻类和浮游生物,净化水质。
截至目前,会东县已累计投入生态补偿资金 72.8 万元,在鲹鱼河、大桥河、乌东德库区、白鹤滩库区等重点水域,放流本地珍稀鱼种 45 万余尾。通过 “以鱼净水、以鱼养水” 的生态治理模式,实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与稳定发展。
会东开展生态补偿增殖放流活动,助力水域生态复苏插图1
会东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蔡建新表示,未来当地将加大增殖放流力度,结合水域需求制定科学放流计划。同时,强化执法监管,推进 “十年禁渔” 常态化,打击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行为。此外,还将深化与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的合作,探索生态修复新技术、新模式,开展栖息地保护和修复工程,并通过科普活动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