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明珠|禄应举满门英烈垂青史

川滇明珠|禄应举满门英烈垂青史插图

在上一期节目中我讲到了在1949年10月下旬,中共会理地下县委决定在东区成立西康宁属人民军金江一支队。虽然早在10月1日,新中国就成立了,腐朽的国民党已经被打垮了,但这时还剩下包括西昌在内的西南少数地区仍然没有解放,况且国民党蒋介石还在从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方向搜罗他的残兵败将,企图将四川打造成反攻基地,作垂死挣扎。而西昌是川滇通道的咽喉,兵家必争之地。由此看来,金江一支队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全体指战员必将迎来血与火的考验!

1949年12月26日,金江一支队在大桥暴动起义的战斗打响以后,禄应举带着13岁的禄仕藩,率领他的二大队全体战士迅速奔赴大桥。起义大军横扫了大桥、江西街、新街一带的国民党政权后,苏绍章派驻鲁吉昔日气势汹汹的江防大队个个胆颤心惊,急急忙忙企图逃回会理县城。江防大队从包谷山经白泥井、小河走小米地,绕过江西街,插大坝过河,顺杜家大坪子,走石家垭口。金江一支队党委决定就在地势险要的石家垭口布下口袋阵。12月31日,金江一支队提前赶到了石家垭口。一、三、四大队利用地形,埋伏于垭口两面的乱石丛中,形成夹击之势。禄应举则率二大队负责扎口袋,设防于石家垭口前面的咽喉之地——紧风口!夜晚,禄应举父子同其他游击队员一样,带着干粮,身着单衣,顶着瑟瑟寒风,忍着彻骨霜冻,露宿山谷,静待江防大队进入垭口。

第二天,也就是1950年1月1日中午,江防大队到达石家垭口,进入了游击队设下的伏击圈。

金江一支队指战员居高临下,突然发起攻击。江防大队突遭夹击,惊慌失措,乱作一团,一边仓促应战,一边一窝蜂的顺着垭口往前冲,企图冲出垭口,逃离伏击圈。禄应举见敌兵朝自己这方冲来,便率领二大队官兵给予猛烈阻击,死死扎紧口袋,硬没让江防大队逃脱一兵一卒。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战斗,禄应举率部首战告捷,全歼了有一百多人的江防大队。随后,按支队党委的战斗计划,部队西进会理,与金江二支队合攻县城。禄应举受命率领二大队担任前锋。当他率部抵达会理城郊的白塔山后,却获知敌情突变。国民党西昌行辕公署的胡宗南和西昌警备总司令贺国光派出由国民党一二四军顾介侯残部整编的华南纵队一千多人到会理为苏绍章撑腰壮胆,并且金江二支队被华南纵队重创,已经转移去了云南。原定一、二支队联合攻城的计划落空了。于是,金江一支队党委决定放弃攻打会理县城,返回东区,到鲁南山一带打游击。这时,禄应举又受命率二大队为后卫,掩护部队撤退返回根据地。

(禄应举父子在红果石家垭口战斗遗址)

1950年1月20日上午,支队大部人马陆续撤到柏香岩老街子,直到中午饭后,禄应举才率领二大队追上了大部队。禄应举看见政委李逸随身佩戴了一支美国造卡宾枪,出于好奇和新鲜感,他便拿过来试射。禄应举举枪向鲹鱼河对岸山脚方向,瞄准一棵白蜡树砰地开了一枪。结果,引出对面山上的机关枪、步枪声响彻河谷!这是怎么回事!大家感到很突然。

原来,是尾追游击队的敌人前锋部队,早已隐藏在对面山林里,企图暗暗包围游击队。因为禄应举无意的这一枪,使匪徒误认为被发现。于是仓促还击!那时的敌人居高临下,机枪、步枪直轰游击队!禄应举反映敏捷,说时迟,那时快!在此危急时刻,他立刻带领海自洪、马自发、禄德友、安启周、禄绍文等30余名彝族战士,冲上柏香岩街背后的制高点——尖山营盘,居高临下地,用机枪火力封锁住街子前面小河上的木桥,当即击毙了苏绍章部冲在前面的亡命之徒连长肖万龄等七八人,一时间压住了苏绍章部的嚣张气焰,打退了苏绍章部的第一次猖狂进攻。紧接着,禄应举又命令副大队长陈继康率一部分战士抢占沈家塆子右侧的山梁子,与他形成掎角之势,构成交叉火力,两股火力死死将苏绍章部阻隔在小河对面,这才扭转了被动局面。战斗一直打到天黑,尽管苏绍章部匪徒越来越多,硬是没能冲过河来。苏绍章部眼看天黑,不敢再战,只好龟缩在对面山林里等待他的援军。禄应举这次先是无意而为地试了一枪,结果使敌人受到惊吓而主动暴露,再是率部死死封住桥头,硬是没让苏绍章部冲过河来,真是挽救了金江一支队!要不然,金江一支队很可能会被包了饺子!

但是,经过这一下午的激烈战斗,苏绍章难道就只是在河对岸与禄应举部对峙?会不会趁着黑夜另外调兵从柏岩后山包抄下来?当真包了禄应举的饺子?那就让我在下一期《美丽会东·荐读》红色故事专栏为您继续讲述。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7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