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拥有独特资源优势的凉山,该如何发力,向“新”而行?日前“五彩大凉山万千气象新”主题采访活动启动,接下来记者就带您前往德昌、会东、宁南,看看他们在清洁能源产业链发展,新材料研究、应用以及智能制造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走进四川德昌特色产业园区,总投资16亿元的光伏产业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四川金绿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业主代表 马旭佳:凉山光照资源丰富,但以前凉山的光伏发电设备都是从沿海引进,我们企业建成后,可以实现凉山光伏产业在自产自销自用的突破,项目预计今年6月部分建成投产。
2024年,凉山州提出谋划实施五大产业链突破提升行动,其中,清洁能源是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四川德昌特色产业园区正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在园区的落地投产,现有60余家企业入驻。

四川德昌特色产业园区管委会企业服务中心主任 杨云康:我们在化工园区布局了锂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光伏和风电都可以用我们这里生产的锂资源设备储能。而制造园区则是制造光伏和风电设备。整个产业园区为凉山绿色产业强链补链,助推凉山州打造全国清洁能源基地。
在会东小岔河特色产业园区,曾经深埋于山脉之下的玄武岩正经历着“七十二变”。
北理同创(会东)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唐文才:这是我们研发的一款波形防护栏,你撞过去以后,这个撞击物一移开,它又恢复到原状,这个就是利用玄武岩纤维来生产一些消防服、宇航服,它的耐温是680度,对消防员、宇航员的生命安全起到了极大的保障。

玄武岩纤维是以天然玄武岩矿石为原料制成的高性能无机纤维,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绝缘性好等特性。北理同创(会东)新材料有限公司依托技术创新优势,突破了“高性能池窑法拉丝”核心技术,实现了“就地采矿—原丝生产—复合材料加工”的全链条闭环。目前,已经在当地建成多条生产线。

北理同创(会东)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唐文才:未来我们将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玄武岩纤维研究院在会东建立一个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科创平台,着力于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打通玄武岩纤维全产业链。
科技,不仅唤醒了古老的岩石,也让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在会东金川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数字控制中心里,32块大屏幕构成的监控矩阵,正显示着各生产环节的状态,操作人员动动鼠标,便能实现生产环节的自动化,同时,公司狠抓环保建设,多管齐下实现废水零排放、烟气达标排放,尾气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废渣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会东金川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主席 李飚:2024年,我们公司总共完成了3.5万吨的黄磷产量,实现了年10个亿左右的产值,2025年预计在12亿左右。

凉山州会东县经信科技局党组成员、科协副主席 柯贤梅: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聚焦工业兴县、制造强县,推进优势产业建圈强链,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2亿元。
从光伏组件生产线到磷矿化工升级,从资源驱动到智能驱动,凉山工业的转型为经济注入硬核动力,也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就业引擎。未来,借力新质生产力,这片土地或将解码工业4.0的凉山算法,开启从“跟跑”到“领跑”的发展新路径。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