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19时,华灯初上,勾勒出会东县城美丽夜景,鲹鱼河畔法治公园的滨河路,绿树在景观灯下摇曳。晚餐后的市民们最爱在这里散步消遣、健身休闲。在这祥和宁静的夜晚,市民们不知道,一场可能对这个被誉为川滇明珠的小城的转型跨越发展产生极为重要影响的夜话,正在离他们不远的一间屋子里进行。

这是一场在当地层次最高的夜话: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晓博,县委副书记、县长环江红参加,各相关部门以及话题涉及的人员参与,会东发展大家谈,每月一期,每期一个话题,今晚是第五期,话题是关于会东的人才工作,引、育、用、管各个环节均十分重要,在各个环节中,人才如何为会东脱贫奔康、转型跨越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当晚的会东夜话中,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畅所欲言,为人才工作建言献策。
会东目前的人才总量为33800余人。会东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世伟介绍说,其中主要为六支重点人才队伍: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社工人才、农村实用人才。
屋外不远处的小花园边,穿着花裙的小女孩追逐着宠物小狗,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夜空,屋里面的夜话讨论正在热烈进行。
近年来,会东人才工作在引、育、用、管等方面打出组合拳。以引为例,该县出台人才十条措施,构建以一次性安家费、人才购房补贴、能力素质提升、家庭团聚工程为框架的全方位政策体系,建立500万元人才专项基金,对引进的人才给子最高40万元的安家补助和12万元的购房补贴,拿出真金白银吸引人才。
但目前,会东县的人才短板仍然是发展征程上的瓶颈,面临人才规模总量偏小、人才队伍发展不平衡、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空间小、人才队伍结构不优等差距和不足。

图据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夜话中,专家学者积极为会东人才发展建言献策。请多谈问题,多提建议。刘晓博在夜话中向各位建言者明确表示。
要在引进人才中要把门槛设好,要因岗设人,从细节着手,加大的人才的关心关爱力度。成都三医院挂职会东县卫计局副局长、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仇滔直言建议,在人才使用中打破身份限制,为优秀人才提供发挥优异作用的岗位。
成都勘察测绘研究院挂职会东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副局长翁韬建议,要加强本土干部的培养,多送出去学习,增长见识,要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力度。
川能投会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莹是一名海归,她建议,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中,不仅要看学历因素,更要看是否适合岗位,引到真正有用的人才,为会东发展助力的人才,在所需要的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会东南山国际学校副校长蒋昌勇、省草科院会东分院院长蒋世海、会东中学教师陈袁凤、县交通局技术回流人员牟晓峰等人围绕基层人才振兴、人才助力转型跨越等积极发言。

屋内激烈讨论,屋外市民乐于休闲。在这安逸的背后,是会东领导干部熬更守夜、推动发展带来的变化。
夜深了,夜风微凉。外面的市民们早已经回家,慢慢进入梦乡。而参与会东夜话的干部们还在动脑用心,为制定对会东发展极为重要的人才方略,出谋划策、建言献策……
记者了解,下一步,会东将全面落实该县人才十条措施,加大教师、医生、农业等基础性人才补充力度,加大开放合作力度,扩大柔性引才通道。加大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力度,通过培训、挂职等方式培养人才,深化校地合作等平台,实施好异地培训工程,进一步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助推川滇明珠转型跨越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