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
6.04 万平方公里;会东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辖县,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南端,地
处金沙江东岸隶属大凉山黄联关镇。
一、地理环境
会东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南端,全县幅员面积 3227 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
26°06′~26°48′、东经 102°12′~103°36′之间。县境东北部和北部与四川省攀
枝花市、会理市接壤,南与云南省昆明市、曲靖市、昭通市相连,西与宁南、普格县毗邻,
县城西距州府西昌市 174 公里,北距成都市 468 公里,南距昆明市 219 公里。
二、历史沿革
会东县历史悠久。据《会东县志》记载:会东为泸沽湖简称(又作鲁枯湖),系音译。彝
语称“构古录”,含义不详。在历史上,官方曾把会东称作“鲁南山”。清雍正六年
(1728 年),清廷批准在此设小官吏,隶属于宁南厅管辖。
三、资源状况
矿产资源:境内探明可供开采的矿种有 27 种,其中:金、铁、铅、锌、铜、煤炭等主要
矿产储量较大,尤以铁矿和铅锌矿为最,铁矿储量 7.33 亿吨,占全省铁矿资源储量的
3.7%;铅锌矿 537 万吨,占全省铅锌矿资源储量的 5.87%。
生物资源:境内森林覆盖率 44.38%,活立木蓄积量 1800 万立方米。有大小河流 31 条,
水能理论蕴藏量 107 万千瓦,可开发装机 55 万千瓦。有野生动物 4 纲 29 目 85 科 251 种,
其中:珍稀动物有黑颈鹤、黑熊、猕猴、野猪等;有野生植物 239 科 1355 属 4311 种,其
中:珍稀植物有攀枝花苏铁、棕榈苏铁、红豆杉、云南红豆杉、银杏等;有野生食用菌
120 余种。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四川省油桐生产重点县和养羊基地县。
四、基础设施
交通:S310 线是会东县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也是攀枝花市通往云南省的必经之路。通
往云南省的省道 S212 线在溜姑乡的桥边与 S310 线交汇,交通十分便利。通讯:通讯光缆
纵横交错,程控电话遍布城乡,移动通讯四通八达。已建成电力装机容量达 2 万千瓦的自
建供电系统。
五、经济概况
农业:会东是农业大县,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土地肥沃,利用率高。粮食作物以水
稻、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蚕桑、水果、干果等;畜牧业主要有养猪、
养牛、养羊以及其它家禽家畜。近年来通过引进和培育新品种新技术,农业结构日趋合理,
粮经比例达到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