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机场作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其选址和投资预算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围绕机场选址的考量因素、具体位置分析以及投资预算构成等核心问题展开详细解读,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民生工程的最新进展。
机场选址的关键考量因素
会东机场的选址工作历经多轮论证,主要基于三方面核心因素:首先是地形条件,凉山州属于横断山脉东北缘,选址需避开高山峡谷,寻找相对平坦的台地;其次是气象条件,需考虑风向、能见度等飞行安全要素;最后是交通衔接,要兼顾与县城及周边乡镇的连通性。经过专业团队实地勘测,最终选址在会东县鲹鱼河镇境内,该区域平均海拔2100米,场地开阔且地质稳定,距离县城约15公里,具备建设支线机场的优越条件。
具体位置及配套设施规划
根据四川省发改委批复文件,会东机场具体位于鲹鱼河镇东南方向的空港新区,总占地面积约1800亩。机场按4C级标准建设,跑道长度2800米,可起降空客A320、波音737等中型客机。配套建设包括航站楼、停机坪、导航台等设施,其中航站楼设计融入彝族文化元素,初期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为方便旅客出行,同步规划建设机场快速通道,与G353国道和宜攀高速实现互联互通。
项目投资预算及资金来源
会东机场总投资预算约12.8亿元,资金构成具有多元化特征。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占比约40%,四川省财政配套30%,凉山州和会东县共同承担20%,剩余部分通过市场化融资解决。预算明细显示,工程建设费用占比最大(约65%),包括土石方工程、跑道建设、航站楼施工等;设备采购占25%,主要为导航系统、安检设备等;其余为征地拆迁和前期费用。值得注意的是,该预算包含10%的预备费,用于应对高原地区施工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
综合来看,会东机场选址充分考虑了地理条件与未来发展需求,投资预算编制科学合理。项目建成后将结束凉山州东部无民航机场的历史,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条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后续建设工作的推进,这座高原机场有望成为连接川滇黔的重要交通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