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南县到会东县,走葫芦口镇杨家湾子,便进入原来的省道310,如今的国道353。一路南行,经宁南武星村、西瑶乡,从“落水洞”附近进入会东境内。公路覆盖四川的南部,向东过金沙江为云南,这是“一轮凉推”方案中最南端的国省干线之一,与S212共同构成了凉山交通圈的“南环线”。同时也是联通川滇,加强两地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公路干线。

2014年6月28日,S310改建项目宁南段破土动工。两年的工期建设,两个“一百天”的大力推进,使该路段顺利完工。
宁南境内27.55公路绕着一大山向外延伸,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的出行。据施工方负责人付洋介绍,G353宁南段属A标段公路建设已经全面完工,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是进行道路的保通和易滑坡地段的整治。“由于公路建设多位于悬崖峭壁之上,标内地质结构脆弱,山高坡陡,雨季有发生掉块滑塌的可能。当前,在推进附属排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同时,将对个别路段的高抖边坡进一步优化,通过清理边坡碎石、做挂网防护等手段来防止高抖边坡的掉块坍塌。”

为保障路段通行的安全,施工方和当地政府共同组建起检查点和观测站,设置专人对路段进行巡查;启动汛期应急预案,各类机械车辆现场待命,第一时间清理路面,切实保障道路的畅通。
G353会东段,全长47公里,其中新建公路里程达27公里、改建段18公里,利用段2公里。工程建设于2015年1月15日全面开工,目前改建段下层油面已经全部完成。
夹在青山中的二道沟大桥,算的上是G353会东段最大的亮点工程。造价1000万元的大桥如同一只回形针,自下而上盘桓,跨过深沟,屹立在两座大山之间,G353会东境内的路程因它缩短了近9公里。
“为了保障高海拔处冰雪路段的正常通车,会东县通过对路面撒盐、铺防滑剂保通,每年此项经费在50万左右。”会东县交通局副局长罗昌华说,原S310路上的冰雪路段曾是各类事故的高发地,二道沟大桥的建设避开了此路段,对于群众的安全出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原S310公路各类汽车日通行量在800辆左右,因缩短路程所降低的油耗及车辆磨损每年约100万元。

当前,G353改建路段已经基本完工,但新建段27公里由于施工选择新线路后重新开辟路基,使工程进度受到一定影响。
据悉,新建路段地质结构多为强风化泥岩,近期会东境内几场暴雨的冲刷导致高边坡不稳定,新建段沿线发生了大小几十处的塌方,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雨季来临,出于安全和施工质量的考虑,新建段27公里暂时铺设了碎石垫层。若在雨季强行开工,不仅会做‘无用功’,而且滑坡和塌方事故也会对施工人员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施工方负责人表示,在10月雨季结束后,将全力展开新建段的水稳层和油面层铺设,力争在一个月左右完成剩下工期。
“目前走改建路和老路,在6月30日前保证道路基本畅通没有问题。”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道路全线竣工后,会东县城至宁南县葫芦口里程由84公里减少为75公里,行车时间由原来的3小时缩短为1.5小时。该路段也是我州与云南省连接的重要通道,为川滇交通构筑起了新干线。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