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冕宁县李兴聪:一位基层干部的奋斗故事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的广袤土地上,基层干部李兴聪用十余年的坚守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这位土生土长的基层工作者,面对贫困山区的发展困境,以实干精神书写了不平凡的奋斗篇章。

基层工作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因地制宜推动发展。李兴聪深入调研后发现,冕宁县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产业单一制约了经济发展。他带领团队走村入户,了解群众需求,最终确定了基础设施先行、特色产业跟进的发展思路。在他的推动下,多条乡村公路得以修建,彻底改变了当地出行难的状况。

产业发展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李兴聪敏锐地意识到,冕宁县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合发展特色农业。他积极引进农业专家指导村民种植高山蔬菜、中药材等高附加值作物,并协助建立产销对接机制。如今,这些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李兴聪特别关注特殊困难群体。他创新提出一对一帮扶机制,组织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子,确保帮扶措施精准到位。同时,他还推动建立村级文化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村民综合素质。

基层工作常常面临资源有限、条件艰苦等现实困难。李兴聪从不抱怨,而是以身作则,带领团队克服重重障碍。他说:基层干部就是要做群众的贴心人,把党的好政策落到实处。正是这种朴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如今的冕宁县正焕发新的生机,李兴聪依然奔走在田间地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基层干部的初心使命。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乡村振兴需要更多这样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奋斗者。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