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冕宁县李军:一位基层干部的扶贫故事

从输血到造血的扶贫之路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基层干部李军的故事正在被当地群众口口相传。这位扎根基层多年的干部,用自己独特的扶贫理念改变了当地贫困面貌。然而,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他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转变村民等靠要思想?怎样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困境如何突破?

思想扶贫的先行者

李军深知,扶贫先要扶志。他走村入户,与村民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面对部分村民对扶贫政策的依赖心理,他耐心讲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通过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激发内生动力,让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

产业发展的探路者

冕宁县地理条件复杂,传统农业效益低下。李军带领团队深入调研,发现当地适合发展中草药种植。他联系农业专家指导技术,搭建销售渠道,帮助村民建立合作社。如今,中草药产业已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村民收入显著提高。

基础建设的推动者

交通不便曾是制约冕宁发展的瓶颈。李军多方奔走争取项目资金,推动村道硬化工程。他亲自监督工程质量,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道路通了,农产品走出大山,游客走进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李军的故事告诉我们,基层扶贫工作需要情怀更需要智慧。面对困难,他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用实干破解发展难题。如今,冕宁县的村民们正沿着李军带领开辟的道路,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