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县王慧蓉:一位基层干部的扶贫故事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有这样一位基层干部,她用脚步丈量贫困,用真心温暖群众,她就是王慧蓉。作为脱贫攻坚战线上的一名普通工作者,她的故事折射出基层扶贫工作的艰辛与成就。

扶贫工作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如何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木里县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王慧蓉带领工作队员翻山越岭,挨家挨户走访调查,确保不落下一户贫困家庭。她深知,只有摸清底数,才能对症下药。在走访过程中,她发现许多贫困户因缺乏技能而陷入贫困循环,这成为她工作的突破口。

产业扶贫的实施难题是王慧蓉面临的另一大考验。木里县自然资源丰富,但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是个难题。她积极联系农业专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组织村民学习种植技术。通过建立合作社模式,她帮助村民解决了产品销售渠道问题,让山里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

教育扶贫的重要性在王慧蓉的工作中尤为突出。她发现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经济原因辍学,这让她忧心忡忡。为此,她多方奔走,联系爱心人士和慈善机构,为贫困学生争取助学金。她常说: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在她的努力下,不少孩子重返校园,有的甚至考上了大学。

精神扶贫的深远意义是王慧蓉工作的另一重点。她深知,单纯的物质帮扶难以持久,必须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她组织村民开展技能培训,举办励志讲座,帮助大家树立脱贫信心。在她的带动下,许多曾经等靠要的村民开始主动寻找致富门路。

王慧蓉的故事告诉我们,基层扶贫工作既需要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也需要开拓创新的智慧。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精准扶贫的深刻内涵,展现了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像王慧蓉这样的基层工作者将继续书写感人的奋斗篇章。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