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会东县农业农村局与西昌学院合作开展会东红骨山羊科技创新项目科研活动。
活动中,联合科研组在大崇镇四家村采集到三头红骨山羊样本,现场对样本羊进行血液、内脏器官、肌肉组织及骨髓进行采样保存。

“通过科研,深入探究会东红骨山羊红骨主效基因与红骨山羊免疫力相关性,推测红骨主效基因抗病机制。”西昌学院动物医学专业教授、兽医学博士严光文告诉记者,联合科研组把会东红骨山羊与普通山羊进行比对,并采用多种科技手段进行GO、KEGG、靶基因功能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对会东红骨山羊遗传资源评价、红骨主效基因与疾病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据了解,红骨山羊牙龈、牙齿呈粉红色,屠宰后的骨头均为红色,股骨头最为明显,其肉质细嫩、味香可口、膻味较弱,为肉乳兼用型山羊品种,在会东县有零星和相对集中分布。

“红骨山羊为什么红?红的原因是什么?”
会东县农业农村局畜牧站站长严显明介绍,红骨山羊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及经济价值,项目主要是通过对红骨山羊种质资源评价、疾病调查及抗病主效基因调控机制研究,分析红骨山羊的抗病性,获得红骨山羊抗病主效基因及其对红骨山羊的调控机制,开发出疾病防控新技术并进行综合利用,为品种资源开发保护与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据会东县农业农村局调查发现,我县大崇镇等地有较多的红骨山羊分布,养殖规模稳定。会东红骨山羊科技创新项目的落实落地,有利于挖掘培育会东红骨山羊特色产品,从而推动形成会东红骨山羊区域品牌。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