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县政协通过“有事来协商”平台解决民生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会东县政协始终坚持群众满意标准和问题导向,将“有事来协商”平台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紧扣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创新思路,狠抓落实,促进协商民主向基层拓展、政协履职向基层延伸,让“小协商”连接“大民生”,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

会东县政协通过“有事来协商”平台解决民生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插图

12月22日,记者在会东县老君滩乡平街村村民李文林家看见,他正蹲在水龙头前,一手拿着蔬菜,一手拧开水龙头,接水、洗菜,水哗啦啦地响,溅起阵阵水花,他脸上也浮现出幸福的笑容。

“以前我们这里水特别紧张,不够用。现在通过‘有事来协商’这个平台协商后,如今水资源充足,生活便利许多,水质也得到改善,无需再担忧水源短缺问题。”李文林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平街村的村民近年来一直受饮水问题的困扰。

会东县政协通过“有事来协商”平台解决民生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插图1

群众用水更方便、饮水更安全是民生工作的头等大事,通过“有事来协商”平台的搭建,平街村多次召开协商会议,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切实有效解决了平街村村民的饮水困难问题。

“通过‘有事来协商’平台,我们找到了满银沟的村民代表和村民,经过协商同意我们从他们村的水源点引水。同时,政府2021年争取到70万元资金用于饮水工程,该工程完工后,水源成功引入平街村,解决了445户1844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新水源水质很好,村民都很满意。”会东县老君滩乡平街村党支部书记王大银介绍。

同村村民李文芳笑着告诉记者,“有事来协商平台相当不错,乡镇干部也会及时听取我们的意见与诉求,反映的问题都能很快得到解决。”

“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聚焦群众关心的问题,把协商平台搭在群众“家门口”,既是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有效衔接,又是与乡村振兴的双向赋能。

会东县政协通过“有事来协商”平台解决民生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插图1

切口小,作用大。小到村道建设,大到产业发展,谈及“有事来协商”平台,会东县堵格镇堵格村的村民同样深有感触。

“我们这儿以前是烂路,收菜的时候推车很费劲。现在路修好了,种菜也方便,还安装了路灯,晚上亮堂堂的,很有安全感……”家住堵格村2组的村民曹华琼开心地说。

会东县政协通过“有事来协商”平台解决民生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插图2

“‘有事来协商’这一平台为我们解决了实质性问题,道路通畅了,我们出行、农产品运输销售都很方便,我们的收入也更高了。”堵格村1组村民彭昌德提起“有事来协商”平台也是赞不绝口。

会东县政协通过“有事来协商”平台解决民生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插图3

据了解,会东县堵格镇把着力点放在群众关心的实事、难事上,通过“有事来协商”平台,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促进项目达成、加快发展,切实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加快了乡村振兴步伐。

“镇党委和村两委依托‘有事来协商’平台,围绕全镇持续提质改造通村主干道、村容亮化美化、建立完善项目管护机制、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等事项提出意见建议70余条,聚焦群众关心时事,联系县级相关部门,组织辖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参加协商,有效解决了辖区内道路硬化油化、断头路建桥、夜路亮灯照明、房屋美化等民生问题。”会东县堵格镇党委书记袁世金告诉记者,“我们也积极利用‘有事来协商’平台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全面加强交通出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乡村建设等方面,有效改善了堵格镇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协商于民、协商为民”。会东县政协紧扣“党政工作重点、群众生活难点、社会治理焦点”,对议题征集、议题筛选、议题确定、议事公告、商前调研、商前会商、协商议事、成果报送、成果转化、跟踪监督等10个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建立完善1+3 +4+N协商体系,在“N”字上下功夫,在乡镇(街道)、村(社区)“有事来协商”平台大力开展结合当地实际、突出界别特色、基层群众有序参与、形式灵活多样的“小微协商”活动,让“有事来协商”议事厅(室)成为“党委政府好帮手,人民群众连心桥、委员履职新平台”。

“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怎么解决问题就得听听乡亲们怎么说。”是会东县政协将政协协商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不断推动“协商在基层”工作向村延伸、向组拓展的生动实践。

据统计,会东县政协在全县建成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有事来协商”议事平台223个,截至目前,会东县共召开“有事来协商”议事会495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95个,为助推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和谐干群关系筑牢了坚实基础。

畅通渠道,画出最大同心圆;集思广益,撸起袖子加油干。会东县政协秘书长、提案委员会主任杨万明告诉记者,下一步,会东县政协将进一步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互融合,建好用活“有事来协商”平台,紧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小协商见大民生、小协商见大服务,提高“有事来协商”在解决基层问题的“在线率”,实现以“商”求同、以“协”成事、以“专”提质。同时结合“有事来协商”工作的“会东实践”,探索形成基层协商治理的新模式、新机制,让履职更接“地气”,协商更有“底气”,不断推动“有事来协商”常态长效、提质增效,打造独具会东特色的协商文化品牌。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7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