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有一位名叫杨超的基层干部,他的扶贫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扶贫工作者,杨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扶贫工作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杨超在雷波县开展扶贫工作时,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当地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村民思想观念落后,产业基础几乎为零。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脱贫攻坚的进程。杨超深知,要改变贫困面貌,必须从最根本的问题入手。
针对交通不便的问题,杨超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推动村组道路硬化工程。他常常翻山越岭实地勘察,与村民同吃同住,了解实际需求。在产业扶贫方面,他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雷波县地处山区,气候条件独特,适合种植中药材和高山蔬菜。杨超带领村民学习种植技术,联系销售渠道,帮助村民实现稳定增收。
扶贫更要扶智。杨超特别重视教育扶贫工作。他走访贫困户时发现,很多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为此,他多方奔走,联系爱心企业和个人,为贫困学生筹集助学金。同时,他还组织村民参加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在雷波县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杨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他常说:扶贫工作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要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正是这种朴实的工作作风,让他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如今,雷波县的贫困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的收入提高了,居住环境改善了,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杨超的扶贫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真心实意为民服务的决心,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艰巨的任务也能完成。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