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雷波县胡支国:一位基层干部的扶贫故事

扎根基层的扶贫先锋

在凉山州雷波县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基层干部胡支国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扶贫精神。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雷波人,胡支国深知家乡贫困的根源所在,他放弃了县城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主动请缨到最偏远的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胡支国的扶贫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交通不便导致物资运输困难,村民思想观念落后制约了产业发展,基础教育薄弱影响了下一代发展。面对这些难题,他没有退缩,而是深入走访每一户贫困户,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

因地制宜的扶贫策略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胡支国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扶贫方案。他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业,引进适合高海拔地区生长的经济作物。同时,他还积极联系外地企业,为村民寻找稳定的销售渠道。针对村民缺乏技术的问题,他定期组织农业技术培训,邀请专家到田间地头指导。

胡支国特别重视教育扶贫。他多方筹措资金改善村小学的办学条件,设立奖学金鼓励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在他的努力下,村里适龄儿童入学率显著提高,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打下了坚实基础。

扶贫路上的坚守与奉献

扶贫工作并非一帆风顺。胡支国曾遭遇村民的不理解,遇到过项目推进的阻力,但他始终保持着耐心和毅力。他常说:扶贫不是给钱给物那么简单,关键是要让村民有自我发展的能力。这种理念贯穿了他的整个扶贫工作。

经过几年的努力,胡支国驻点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收入显著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积极转变。胡支国的故事告诉我们,基层扶贫工作需要情怀,更需要智慧和坚持。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有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决心,再难的扶贫任务也能完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