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豫棉206棉花品种全解析



  转单价抗虫基因常规春棉品种,平均生育期108.5天。

  播期与密度:播期不宜过早,育苗4月初播种,地膜覆盖4月5-15日播种。

  密度2500-3000株/亩。

  该品种符合河南省棉花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豫棉206棉花品种全解析插图

  一、豫棉206棉花品种基本信息

  1、审定编号:豫审棉20210010。

  2、作物名称:棉花。

  3、品种名称:豫棉206。

  4、申请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南丰德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5、育种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棉花种植、河南丰德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6、品种来源:5A5-11/银山14号。

  7、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棉花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各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豫棉206棉花品种全解析插图1

  二、特征特性

  1、转单价抗虫基因常规春棉品种,平均生育期108.5天。

  2、植株塔型,稍松散,平均株高102.7cm。

  3、叶片掌状,中等大小,叶色绿。

  4、结铃性好,铃卵圆形、中等,铃嘴尖。

  5、平均第一果枝节位6.6节,单株果枝数13.1台,单株结铃18.6个,单铃重6.0g,籽指10.7g,衣分42.5%,霜前花率96.4%。

  6、吐絮畅,易收摘,纤维色泽洁白。

  7、抗病鉴定: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抗性鉴定:2018年枯萎病指4.1,黄萎病指22.9,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8、2019年枯萎病指2.5,黄萎病指21.2,高抗枯棉花种子萎病耐黄萎病。

  9、抗虫鉴定:2020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抗虫鉴定:抗虫株率98%。

  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豫棉206棉花品种全解析插图2

  三、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与密度:播期不宜过早,育苗4月初播种,地膜覆盖4月5-15日播种。

  2、密度2500-3000株/亩。

  3、田间管理:一般底肥复合肥40kg左右,移栽时每亩尿素不超过5kg,防止烧苗。

  4、蕾肥追肥宜早,一般6月底结合培土封根,每亩沟施尿素15kg,钾肥10kg。

  5、重施花铃肥,亩追施尿素20kg以上,施于棉行正中间。

  6、7月份施花铃肥,以利该品种高产潜力的发挥。

  7、,8月份后进行叶面喷肥,用小喷片喷雾器(孔径小于1mm的喷片)或弥雾能力强、雾滴细的弥雾机喷肥,单喷尿素以4%的浓度为佳。

  8、全生育期化控1-2次,在棉花开花前禁用生长抑制剂,开花后酌情化控,每亩用缩节胺量初花期1.5g、盛花期2-3g。

  9棉花、病虫害防治:播种前药剂拌种或浸种防治苗病,如用1%多菌灵浸种或1%多菌灵药土拌种。

  10、及时防治棉铃虫、棉蚜、红蜘蛛、盲蝽象、烟粉虱等害虫。

  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豫棉206棉花品种全解析插图3

  四、产量表现

  1、2018年参加省常规春棉区域试验,8点汇总,皮棉增产点率87.5%,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65.0kg、111.4kg和108.9kg,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5.9%、6.5%和9.3%。

  2、2019年续试,7点汇总,皮棉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65.8kg、114.5kg和108.9kg,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11.6%、13.0%和16.8%。

  3、2020年参加生产试验,6点汇总,皮棉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69.3kg、113.2kg和107.2kg,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6.0%、10.2%和13.2%。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