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铁柳镇移民村:金叶铺就致富路,烟农耕耘幸福田

清晨,会东县铁柳镇移民村还笼罩在灰蒙蒙的雾气里,伴随着阵阵农用车的轰鸣声,移民村的村民们已开始投入新一轮的劳作中。眼下,村民们正争分夺秒地修建育苗池,为新一年的烟叶种植做准备。

“育苗池的深度要控制在12至15厘米,太浅会导致烟苗肥害,太深又容易低温影响烟苗生长。同时,宽度也要一致,保证烟苗有充足的生长空间。”正在指导工人修建育苗池的人叫晏荣平,是位老烟农,也是位育苗户,同时还担任移民村2组组长。据悉,此次修建的育苗点共有28个大棚,均由他来负责,建成后将为移民村近600亩的烟苗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环境,为此晏荣平丝毫不敢马虎。

会东铁柳镇移民村:金叶铺就致富路,烟农耕耘幸福田插图

“晏组长是这方面的专家,他的眼睛就是尺。我们跟着他干,心里特别踏实。”移民村1组村民李朝国停下手中的活,称赞道:“在他的指导下,挖的育苗池完全符合标准。在这儿干活一天能挣150元左右,还包饭,比出去打工强多了!”

晏荣平从1993年开始种烟,至今已有32个年头,他对烟叶生产各个环节了然于胸,经验十分丰富,是位名副其实的“铁杆”烟农,也是大家眼中勤劳致富的典范。

“去年,我种了19亩烤烟,售烟收入将近12万元,真的是绿叶变“金叶”啊!”晏荣平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今年他计划将烟叶种植面积扩大至25亩。同时,他还积极响应“粮烟融合”政策,力争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除了烟叶收入,套种的秋豌豆、蓝花籽、石榴等,每亩能够多增收6000元。

会东铁柳镇移民村:金叶铺就致富路,烟农耕耘幸福田插图1

“多亏了党委政府和烟草行业的支持,在今年有10亩烟叶种植指标,让我能在家门口就业、种烟赚钱,日子又有了盼头。”移民村1组村民万娣金打开了话匣子,她打算跟着晏荣平学习轮作模式,烟叶收完后,轮作秋豌豆、玉米增加收入。

会东县铁柳镇移民村是典型的二半山区,农作物以栽种烤烟、石榴、青花椒为主。近年来,在会东县委县政府和烟草行业的大力支持下,铁柳镇移民村积极引导发展特色产业。目前,烟叶已逐渐发展为主导产业,同时通过提供技术培训、资金补贴等方式,越来越多移民都加入烟叶种植的队伍中。据悉,2025年,铁柳镇移民村新增10户移民烟农,烟叶种植合同面积达200亩。

在村子另一头,36岁的移民村1组烟农母昌平正开着旋耕机深翻土地。自2018年因乌东德水电站修建移民到此,次年便投身烟叶种植。回忆起这几年的经历,他感慨道:“2024年种了28亩烟叶,收入还不错。加上从种到收都有技术人员指导,所以今年打算扩大规模至40亩。现在一家人干劲十足!”

在移民村这片土地上,有许许多多像母昌平、晏荣平这样的烟农,耕耘在“希望”的大地上,从“土里刨食”到“土里刨金”,用金叶奏响美好生活的乐章,铺就幸福生活的致富路。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