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会东县扶贫

会东县紧紧围绕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通过发展能致富”的目标,抓实抓好易地搬迁群众就业增收保障工作,通过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加大产业保障力度、加快周边产业扶持等措施,着力提升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凉山会东县扶贫插图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群众就业能力。坚持以党建引领群众就业,不断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台账,跟踪掌握收入变化情况;紧扣搬迁群众就业需求、创业需求、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人”。结合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菜单式开展技能培训,2021年以来开办电焊工、砌筑工、钢筋工、厨师等各项技能培训班12期,培训搬迁群众280余人次。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致富能手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现场种养殖教学,同时,组织6名种养殖大户前往会东结对帮带的美姑县乐约乡龙头湾社区就马铃薯、山羊、黄牛等特色种养殖业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交流相关经验及种养殖技术。

凉山会东县扶贫插图1

加大产业保障力度,促进群众致富增收。利用柏杉坡村山高草盛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黑山羊养殖,配套建舍补助18万元,新建羊圈10间;投入8万元建立黑山羊养殖扶持资金,培育壮大养殖大户8户。抓住近年来中药材市场发展有利契机,将原138亩房屋宅基地进行拆迁复垦,支持10户搬迁群众种植木香60亩,总结以往的种植经验,加强引进合作社规模化、科学化种植,与“好医生”医药公司达成协议,免费提供种植指导技术,按照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保底收购搬迁群众所种植的木香。其余土地规模化种植马铃薯,预计每年带来30万元增收效益。投工投劳种植500余亩华山松村集体经济林,产生红利用于安置点人居环境改善以及房屋亮化。

凉山会东县扶贫插图2

加快周边产业扶持,增强就业吸纳能力。充分发挥柏杉坡村及其周边种养殖大户、致富能手的示范带头作用,营造良好创业氛围;持续发挥特色产业优势,重点推进产业规模扩大,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帮助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坚持人岗匹配原则,对搬迁劳动力就业需求和县内外企业用工需求进行双摸排,建立工作台账,确保就业需求和用工需求无缝对接。同时划拨就业补贴2.3万元,4人实现就近务工,向新疆、浙江、成都等地输出季节性劳动力150余人次。截至2021年底,外出务工人员人均年收入达2.8万元,安置点搬迁群众人均年收入由2016年的2530元增加到8052元。

深化多元管理制度,精心建设幸福家园。通过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村中和谐向善的风气深入人心。择优选派1名驻村第一书记、3名驻村工作队员、1名驻村农技员到安置点开展帮扶工作,24名帮扶干部结合“四同一会”每月下沉到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行、同劳动,收集社情民意31条,解决实际困难25个,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建立健全道德评议机制,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定期开展“流动红旗到我家”活动,每月以家庭环境卫生和村规民约等内容开展1次评选;5名党员率先垂范,长期被评选为红旗家庭,为安置点群众作出良好示范带动作用。以组织引领和自治管理为抓手,让迁入群众住得安心、住得放心、住得开心。搬迁安置点结合实际,制定了村规民约、议事和党务政务公示制度等,建立红白理事会、民事调解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和环境卫生督帮组等自治组织。

2017年柏杉坡村成功创建州级“四好村”,其中安置点五星家庭户5户,四星家庭户6户,其余全部达到三星标准。(文/卿垚)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