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滇明珠官方动态,11月29日,会东县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纪实漂亮整洁的楼房,先进完善的设施;教室窗明几净,书声琅琅;操场宽广大气,孩子们生龙活虎…… 随意走进会东县一所学校,看到的是一幕幕朝气蓬勃的场景,处处都能感受到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风雨兼程,沧桑巨变,从“普九”到“教育均衡”,从“有学上”到“上好学”,2017年,会东“教育基本均衡”通过国家认定,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正向优质均衡发展跨越。
坚持高位推动,构建均衡发展之“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公平均衡,民心所向。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会东县委、县政府始终牵挂的民生大事。近年来,会东县坚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大举措,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队伍建设上优先倾斜,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后出台《会东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会东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专项督查考核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推动,四大班子领导定点联系,24个县直部门分工协作,乡(镇)、部门、学校签订责任书,形成党委重教、政府兴教、部门助教、社会帮教的浓厚氛围,着力补齐短板,全县义务教育均衡逐步实现,“上学难”、“读书贵”瓶颈问题迎刃而解。目前,全县共有义务教育学校74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初中7所,十二年制学校1所,小学31所,教学点33个,特教中心1个;在校中小学生45224人,教学班1028个,教职工2827人。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全部清零,义务教育实现了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坚持综合施策,筑牢均衡发展之“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会东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大民生,紧紧围绕保障机制、资源配置、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等方面,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为孩子们撑起公平教育的一片蓝天。
——全面优化调整布局结构。按照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片区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村小向行政村集中的原则,充分考虑义务教育均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寄宿制发展等要求任务,在征求当地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将县城和乡(镇)学校进行全面优化调整,做好大班额化解工作,实现城乡学校均衡发展。普通中小学从2014年的160所(含教学点)调整到2020年的103所(含教学点),保障了每位适龄儿童就近入学,2020年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9.2%。
——加大硬件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生均教学和辅助用房面积、体育运动场馆面积,配齐配足教育仪器装备,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据统计,2014年-2020年,分别投入资金6.99亿元,征地26.2万平方米,建设校舍23.76万平方米,改扩建运动场10.36万平方米;投入资金6592.95万元,采购图书、计算机、理科实验设备、音体美器材设备156.7万余件(台套);本级财政投入6000万元进行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建设,各校面貌焕然一新。全县义务教育学段学校生机比、师机比、生均图书、实验仪器等均达到或超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
——开辟多种渠道,优化教师配置,强化队伍建设。严格按照省定师生比定编、定员,2014至2016年公开招考教师664名,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通过逐年补充教师,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小学平均生师比为18.1:1,初中平均生师比为15.5:1,均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同时充分利用教师“县管校聘”契机,做细做实教师科研教学一体化培训,增强业务能力,加强流动性,真正解决县域内教师资源配置矛盾。
——保障特殊群体入学机会。全力加快构建特殊群体关爱体系,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办法,阳光办学,认真帮扶,2020年全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7.1%。
——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2020年全县学生宿舍面积4.1万平方米,食堂2.2万平方米,小学寄宿制比例达到7.2%,初中寄宿制比例达到71.5%,义务教育所有中小学生均享受营养餐,初中学生全部实现食堂供餐模式。
坚持重品提质,锻造均衡发展之“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向纵深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会东县以多渠道补充教师力量、多方面改善教师待遇、多种形式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多举措强化教师交流等,多措并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配备。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会东县严把教师“入口关”,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加大音体美等严重缺科教师考聘比例,将小学阶段新招聘教师学历水平提高到全日制大专以上,初中阶段提高到本科以上。进一步深化“县管校聘”改革,逐步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全员竞聘上岗。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充分发挥好各学段骨干教师、杰出人才、教学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通过送培进校、专题研讨、经验交流,实现县级以上培训覆盖面80%,轮岗交流比例达到10%以上,不断提升县域内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和素养,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向前。
为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会东县还主动对接“互联网+教育”,2021年县级财政投入资金7800余万元,搭建教育城域网、学校局域网,建设资源和管理平台,强化互联、共享、远程服务。同时补齐完全小学以上学校班班通设备,更换2018年以前配置的班班通设备685套。实现完全小学以上学校校园监控全覆盖并高速接入县监控中心。建设精品录播教室6间,常态化互动录播170间,助力推进“三个课堂”实施。全面实现资源和管理平台的互联、共享、远程服务,基本形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学校管理的有效融合,在“互联网+”的助力下,以更成熟的制度设计,为更多学生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有助于营造更加健康、更加多样、更具活力的教育生态。在这样的环境中,“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一美好愿景,正加速变成现实。
同时坚持育人为本,立足县域发展实际,创新办学理念,实行精细管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挖掘各校办学特色亮点,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强化学校内涵发展,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主题鲜明的特色文化,呈现“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教书育人新格局,在彰显学校教育活力同时,切实提升义务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百花齐放,各显特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呈现健康向上的新态势。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教育承载着会东长足发展的光荣使命,教育均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坚决扛起历史使命,做教育工作的点滴,抓教育工作的当前,谋教育工作的未来,紧紧扭住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这个关键,继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享受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在新时代的阳光下健康成长。”会东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王世伟信心满满地说道,“我们将继续以建设教育强县为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记者 王世良
编辑 孔维琴 审核 赵海华 杨海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