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网动态,会东县资讯最新消息

会东网动态,会东县资讯最新消息插图

会东网动态,会东县资讯最新消息。近年来,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坚决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在“严”字上下功夫,在“优”字上求转变,在“保”字上稳长效,始终把牢耕地红线不放松、不断激发群众种粮信心,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扩面至86.02亩,增幅1.4%,预计粮食产量26.32万吨,增幅1.3%,真正守住了群众米袋子、菜篮子。

“严”字当头狠抓撂荒地治理 把牢耕地红线不放松

做好撂荒地摸底调查。结合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确权和“三调”耕地未耕种图斑,逐户逐块登记撂荒地位置、面积、配套基础设施等情况,统筹利用农情统计系统、耕地卫片监督动态监测数据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建立县、乡、村三级耕地撂荒数据库,建成撂荒耕地电子信息台账,经核实,全县有撂荒地1266.11亩。

精准实施撂荒地复垦。印发《会东县撂荒耕地整治方案》,推广农户自主复耕、公司大户流转、村集体经济组织代种等多种复垦形式,主要种植玉米、红苕、大豆和晚秋粮食,培育土地托管服务中心1个,实施配套灌排水设施、增施有机肥等4大工程提升撂荒地耕种条件,给予经营流转、代耕代种撂荒地的经营主体资金、项目支持,全县已整治撂荒地复种率达100%,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建立督查考评机制。将撂荒地整治纳入粮食生产考核内容,建立土地撂荒责任追究机制和督察机制,进行“月月通报、年度考核”,对耕地撂荒问题突出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对耕地撂荒趋势恶化的乡镇(街道)实行评优一票否决,并与相关项目资金和支持政策挂钩。

“优”字为求转变生产结构 粮食持续高产不停步

建设高标准农田。聚焦推动农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在全县开展集中连片、大规模、机械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作专班、督查小组,积极争取中央、省州资金用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4.8万亩,在建2.2万亩,真正实现将“粮田”变为“良田”,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推广套种模式。积极推进主业稳收、辅业增收,大力推广“烤烟+光叶紫花苕+晚秋玉米+早春小麦”“经果林+大豆+花生”的循环轮作套种模式,在28.6万亩烤烟中适宜区域推广烤烟套种大豆或秋玉米,在16万亩果园中适宜区域推广果园间种大豆或花生等多种间种模式,扶持烟农种植晚秋玉米、早春小麦2.5万亩,秋豌豆、秋荞等早熟前茬作物5.5万亩,突破大豆扩面1万亩。

加快机械化率。研究出台《会东县2021-2023年农技购置没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将粮食生产所需机具全部列入补贴范围,2022年下达补贴资金128万元,着力对粮食生产薄弱环节的机具给予重点支持,推广适宜山区农户的小型农业机械,玉米、马铃薯、荞麦等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保”字托底建立长效机制 激发种粮信心不懈怠

加大宣传引导。通过组织引领、“头雁”带动、党员联户等方式,利用公示栏、微信群、村村通广播、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耕地保护、土地整治复垦、种粮补贴等政策,有效形成保护耕地、种粮的良好氛围,辖区群众种粮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开设“农民夜校”“专业技能培训”等培训班,包含玉米、水稻等多个专业课程,组织开展培训50余场次,培训乡村农技人才2400余人。

完善补贴政策。优化惠农政策分配办法,按承包面积为实际耕种面积进行补贴,及时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3947.65万元,粮农一次性补贴1260万元,有效保护耕地质量,提高农民收益;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大豆扩面(间套种)示范片奖补资金236.99万元,油料作物生产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

强化耕地监管。坚持“建管并重”,下达52.8万元县级管护资金,建立高标准农田管护长效机制,保障各项配套设施长期发挥稳产、增效、增收功能;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引导新发展林果业上山上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并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四川会东县委深改办)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7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