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崇并不是我的老家,但却是我从小无数次经过待过的地方,是我除老家溜姑之外待得最久的地方,在这里工作了七年半,也算是我的故乡之一了。
大崇彩虹
金沙江甘葫公里沿线会东有四个乡,分别为大崇乡、鲁吉乡、溜姑乡、野牛坪乡,这四个乡加山上的黑嘎乡和文箐乡,六个乡属于会东县的第六区,邮政编码615206。区是目前已经消失的一种特殊行政区划,介于乡与县之间,区公所属于县政府的派出单位,除了没有人大和政协外,其他设置和政府一样,区驻在地设置有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等,而乡没有这些机构。
大崇江心岛,不知道属于云南还是四川
早期区公所设置在鲁吉乡,故六区又被称为鲁吉区,后区公所等一众机构迁至了大崇乡,但仍然沿用鲁吉区的名称,后来撤区,鲁吉区公所改名叫大崇区域协调办,大概到了2015年前后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大崇乡是六区人口最多,经济也最发达的乡,最发达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原因,虽然大崇乡离会东县城超过一百公里,却是六区所有乡里面离县城最近的乡,而且是六个乡外出的几乎唯一的出口。这里早期有一个会东糖厂(其实也是从鲁吉搬迁下来的),糖厂的糖更是远销海外,早期的经济效益相当的好,连卖鸡枞的都只卖给糖厂职工,只有糖厂职工才买得起。(以后写一篇甘蔗往事)
大崇糖厂(会东糖厂)
糖厂最繁荣时,是会东县最赚钱的企业,糖厂建有生活区,生活区离厂区只有五六百米远,却设有摆渡船接送职工上下班,早晚还有接送职工子女上下学。
雀衣河沟前后对比(糖厂生活区和厂区就在沟的两边)
我小时候生了一种怪病,手过段时间就要肿起来,到兽医站找医生看,别笑话,老家溜姑人看病很多都找兽医站的两位兽医生看,据说医术比卫生院的医生要好,兽医总是给我手上包一堆臭臭的中药,过一两个星期手就消肿了,但过段时间就又要肿起来,就这样持续了两三年,后来发作的频率越来越高,不得不到大崇中心卫生院去看,就在这里开了一次药,回家吃了几天便好了,之后再未发过病,现在我只记得里面有一样药是三七片。
说到这个大崇中心卫生院,其实早期还是挺牛的,当时还能做阑尾炎、疝气等小手术,我高中暑假时曾陪我爸在这里做过疝气手术。
大崇街(正对面的有件红门铺面为书店,我爸在大崇住院期间,我天天在这里租小说看)
早期乡镇和县城教育水平的差距其实远远没有现在大,读小学初中时,乡长、乡党委书记的子女和我是同学,读高中时,我和县委领导的子女读同一所高中,而现在,稍有一点条件的农民,都把子女送到县城里面去读书,更不要说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子女了。
大崇街,这里有大崇唯二歌城之一动感歌城(后改名临江歌城)
至少在2003年以前,只有大崇有班车到县城,但是各乡到大崇没有任何合法的客运车辆,连不合法的面包车客运都没有,大家坐车都是做的货车,站的车厢里面,吹着风,吃着土,当时的货车连驾驶座只有两个座,很多时候副驾驶都要拥挤两个人,能做驾驶室的一般都是年轻女性,像我这种人都是很自觉的往车厢里面趴。
此牛人竟然在被淹没的红石崖洗车
六区只有三个乡要赶场,溜姑逢147赶场,鲁吉258,大崇369(后来改为逢单赶场),赶场人乘坐主要交通工具也就是小货车,我读高中读大学去上学一般都是做小货车、摩托车先到大崇,然后赶到会东或西昌的班车。
鲁吉职业中学
此外我还在大崇的鲁吉职业中心参加过两次中考,我最初与大崇的交集也就如此了,不想后来又在此工作和居住了七年半。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