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明珠2005年发生的大事,会东2005发生的大事
1月
会东县的村“三职”干部每月增加待遇30元,至此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每月待遇达150元。
会东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按职工基本工资的15%收缴。到2006年年底,住房公积金缴交总额达7874.54万元,缴存余额7451.50万元,发放职工个人住房贷款共3242.74万元。
会东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年度最高补助额1500元;同年9月,实施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年最高补助额2500元。
会东县对2095名农村五保对象,发放供养金每人每月65元。2006年提高至每人每月100元。
至次年5月全县在共产党员中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3月
会东县召开了小水电开发权有偿出让大会,成功挂牌竞价出让9宗装机在2500千瓦以下的小水电开发点的有偿使用权。
会东新炉料公司投资7000万元的第一期生产规模40万吨氧化球团项目建设工程在小岔河乡开工,2006年4月20日建成投产。
4月
撤会东镇居委会,并同时成立政通路、金叶街、满银路3个社区居委会。
5月
会东县人大常委会首次任命15名县人民法院陪审员。
会东县本地黄牛与引进西门塔尔牛冷冻精液杂交改良的第一头小牛犊在小岔河乡出生。
州教育十年行动计划检查组检查了会东县2004年度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省、州安排会东县“行动计划”项目11个,计划资金437万元,年底合计完成建筑面积7300多平方米,落实了1950名学生享受寄宿制生活补助。11个项目全部完成。
6月
嘎吉区医院为患者成功摘除州内区级医院所见最大囊肿,重约9千克。
历时近4年的新华水库主体工程——大坝填筑工程完工。大坝长241.5米,高66.5米。水库集雨面积55平方千米,总库容2210万立方米。该工程是凉山州在建的最大的中型水利工程。
四川省人民政府补贴会东县乡镇卫生院建设资金389万元,用于改扩建红果、新田等15个区乡卫生院。
7月
会东在全县选择13个村第一批实施以“七个一”加“三配套”为主要内容的“小康示范户”建设工程。
湖北大冶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朱大成,市委常委童金波率领的党政及企业界考察团到会东县考察工矿企业发展工作。
8月
云南会泽和四川会东交界处发生里氏5.0级地震,22时14分又在其附近发生里氏5.3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鲁吉、松坪、淌塘、嘎吉、大桥等6个区22个乡75个村343个组27301户共110097人受灾,25人受伤,无人员死亡。此次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558万元。
四川大学环境保护学教授唐亚、英国大学历史博物馆昆虫学专家PaulWillanas、建筑与环境学院博士柏松、谢正华一行4人到会东考察生态保护及物种多样化状况。
9月
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到会东县视察水利水保工作。
10月
国家烟业公司副总经理包勤一行对会东县烟水配套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同年12月7日,全国烟水配套工程现场会在会东县召开。
由中国蚕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吴福安、西南大学教授余茂德、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喻道生、省蚕业总站研究员冯永德等组成的专家组,在会东召开了蚕业生产技术研讨会。
会东鑫联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日处理800吨原矿的淌塘铜选厂动工建设,2006年9月2日建成投产,总投资8325万元。
11月
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孙鸿烈,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宗炜、童庆禧、袁道先、郑度,国家水利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及国内部分高校教授、专家组成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考察团赴会东县对水保工程进行了考察。
国税局共组织税收13001万元。其中的“两税”(增值税、消费税)收入就达10032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会东县投资330万元的县城二期引水工程竣工通水。水源点取自离县城21.4千米的坪塘乡地下水源,目前能供应县城5万~8万人的生活用水。
会东县地税收入11213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于2003年12月动工的可河电站正式并网发电。该电站总投资3.47亿元,装机7.2万千瓦,年发电量每小时3.75亿千瓦。
会东桑蚕茧在第二届四川·中国西部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荣获“优质产品”奖;会东县丝绸公司生产的“芬柔”牌桑蚕真丝被被列为“四川名优工业产品”。
是年
会东镇被民政部、中国乡镇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称号。
会东县国民生产总值33.2亿元,增长32.1%;财政总收入2.76亿元,增长37.45%,创造了国民生产总值增幅、工业增速、财政增收、烤烟产业增效4个全州第一。
县财政局按照县委、县政府“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会东,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要求,将新增财力大部分用于全县干部职工待遇、“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社会保障及稳定等方面支出。当年县财政共新增支出8243万元。
县财政局对非税收入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收缴行为。全年非税收入实现1492万元,比上年增长29.40%,使非税收入的增长成为全县财政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