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县官方,关于实施会东十五年免费教育的意见


会东县官方,关于实施会东十五年免费教育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相关部门:

为精准实施教育扶贫战略,加快推进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按照省委、州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策部署和《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的意见》(凉府发〔2016〕25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按照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及州委七届七次、八次全会的部署,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将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坚持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二、目标任务

各乡(镇)要综合考虑本区域内人口分布、城镇化发展进程、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等实际,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幼儿园(点)、中小学校布局的科学合理规划,确保教育公共资源能够全覆盖,满足广大群众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需要。从2016年春季学期起,全县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到2018年,全面完成《凉山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所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学前教育。2016年底,全县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到2018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

(二)义务教育。到2018年,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以上,小学、初中年辍学率分别控制在0.8%、1.6%以内。

(三)高中阶段教育。到2018年,全县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在校生比例基本持平。

三、具体措施

(一)学前教育阶段。

1.减免学前教育3年保教费。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减免公办幼儿园(附设学前班与“一村一幼”“一乡一园”)在园幼儿3年保教费。省级补助每生每年700元,县财政对县城公办幼儿园给予每生每年400元补助,不足部分由家庭承担。对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按公办幼儿园的省级财政补助标准给予等额补助,其收费标准高于省级财政补助标准的部分,由学生家庭承担。

2.明确“一村一幼”管理主体。村委会是“一村一幼”的管理和责任主体,负责与所聘辅导员签订劳务合同,所在乡(镇)中心校负责业务指导。原则上本村就地就近招聘辅导员,其性质为非全日制用工(钟点工)。村委会可为所聘辅导员购买生育险、工伤险和医疗保险。

3.学前教育午餐生活补助。鼓励开办学前教育午餐,按“财政一点、学生家长一点”的办法为农村在园(班)幼儿提供午餐补助,县财政主要负责厨房等设施建设并承担食堂工勤人员工资,家长主要承担孩子的午餐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由扶贫资金全额解决。县城幼儿园(含幼教点和学前班)由学生家庭承担,县教育、物价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前教育午餐收费标准。

(二)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补助办法,仍按现行已有政策规定执行。

(三)高中阶段。免除普通高中学费,省财政每生每年补助450元;免费提供普通高中教科书,省财政每生每年补助350元(免费教科书是指按省教育厅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公布的教学用书目录中必配的学生用书,不包括教辅资料)。根据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按照“上级补助,地方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除省级财政补助外,县财政承担本县学校的不足部分。公民办职业高中仍按现行省级补助办法执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会东县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的责任主体是县委,工作主体是县人民政府;各乡(镇)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会东县实施十五免费教育计划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要高度重视,落实工作责任,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十五年免费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各乡(镇)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分工合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具体规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等工作;发改、国土、规建、环保等部门要按照州政府办《关于印发教育项目审批限时办结流程图的通知》(凉府办函〔2016〕127号)的规定和要求,将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项目审批、资金争取、要素保障、学校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编制、人社部门要为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供政策支持;宣传部门要对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资金统筹,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建立“省级补助、州县分担、分级管理”的经费投入管理机制。县财政局要通过“村财乡管”的方式按时下达或拨付“一村一幼”辅导员劳务补助经费到乡(镇)财政所,村委会要确保按时兑现辅导员劳务报酬。

(三)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一村一幼”计划和“一乡一园”工程,因地制宜开办村级幼儿教学点,新建、改扩建规范的乡(镇)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着力构建覆盖县、乡(镇)、村三级,公办为主、民办为辅,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四)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落实《会东县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科学实施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满足学生就近入学和寄宿需求;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控辍保学”主体责任,建立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生关爱服务体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大力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全面改薄”计划等教育重大项目,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新改扩建一批寄宿制学校。各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通力合作,确保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今年通过省州评估验收。

(五)提高高中阶段普及水平。集中力量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加快普通高中持续、健康、优质发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和学生资助政策。到2018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六)大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强中小学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转换用人机制,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增强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构建合同用人机制、公平竞争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分配激励机制、人员退出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形成更加符合中小学特点和工作人员成长规律的人事管理制度。

(七)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全面落实《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行动计划(2011—2020年)》,进一步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扎实推进“三通工程”(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个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中心校以上学校宽带接入,并逐步完善与之配套的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建设,开展幼儿园观摩式、小学植入式、初中录播式、高中直播式远程网络教学,提高全县教育管理和服务现代化水平,提高广大农村教师独立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的能力。到2018年,实现教育现代化。

(八)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大力宣传十五年免费教育政策,增强群众的知晓度,并将其纳入学生时事政策和爱国主义教育范围,让政策深入人心,激发群众送子女上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主动向社会公布政策落实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及政策实施效果,接受社会监督。

(九)加强督促检查。县政府将定期对各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工作开展、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

会东县人民政府

2016年11月12日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7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