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艾蒿的流程是怎样的, 简述一下?

艾蒿种植之基础准备

种植艾蒿的流程是怎样的, 简述一下?插图
艾蒿,作为一种常见且具有多种用途的植物,在种植前,我们需先了解其生长习性。艾蒿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能在田边、地头、山坡、荒地等多种环境生长。它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有机质丰富的中性土壤为佳。了解这些习性后,我们便可着手准备种植事宜。

一、选地与整地

种植艾蒿的流程是怎样的, 简述一下?插图1
种植艾蒿,选地是关键的第一步。我们应挑选光照充足、排水良好、通风顺畅且土壤适宜的地块,同时要确保其远离污染。选好地后,进行翻整土地,深度宜在 30 厘米以上,使土壤疏松透气。结合犁耙整地,一次性施足基肥,可亩施腐熟有机农家肥 2000 – 3000 公斤,或用腐熟的稀人畜粪撒施作底肥,为艾蒿生长提供充足养分,让其扎根有个良好的开端。

二、繁殖方法

种植艾蒿的流程是怎样的, 简述一下?插图2

(一)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一般在 3 月进行。首先要进行种子采集,在 10 – 11 月,当艾蒿瘦果呈浅黄绿色时,剪下果枝,摊晾至干,脱粒、过筛、簸去杂质,将种子装于布袋里,放于阴凉干燥处贮藏。播种时可选择直播或者育苗移栽的方法,行距保持在 40 – 50 厘米,播种后掩盖土层不能太厚,以 1 厘米到 1.5 厘米左右为宜,然后淋水湿透,等待出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种子繁殖出芽率较低,仅为 5%,且苗期长达 2 年,所以一般较少采用这种方法。

(二)根茎分株繁殖

根茎分株繁殖通常在每年 3 – 4 月进行。先选取茎秆直立粗壮、叶色浓绿、密被绒毛、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母株,从母株上分割新分蘖出的幼苗。在土壤湿润时,最好是雨后或浇水后,按照行株距 45 厘米 ×30 厘米种植,栽培后 2 – 3 天若无降水要滴水保墒。这种繁殖方法成活率高、无幼苗生长期,而且繁殖速度快,是普遍采用的繁殖方式。

三、栽植要点

种植艾蒿的流程是怎样的, 简述一下?插图3
当苗高 5 – 10 厘米时,就到了栽植的关键时期。按株行距 30 厘米 ×40 厘米的规格栽苗,每穴栽植 2 – 3 株。栽植时要注意覆土压实,使幼苗与土壤紧密接触,利于根系生长。若栽植后 2 – 3 天内无降雨,需要滴水保墒,确保土壤湿润,为幼苗提供充足的水分,促进其成活与生长。

四、田间管理

种植艾蒿的流程是怎样的, 简述一下?插图4

(一)施肥管理

艾蒿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各异。栽植成活当年,当苗高 20 – 30 厘米时(具体时间依长势而定),亩施 5 – 6 千克尿素作提苗肥,宜在阴雨天撒施。在生长中后期,可选择氮磷钾比例为 2:1:1 的复合肥,以促进植株生长和发育,同时还可选择含有微量元素的肥料,如硼肥、锰肥和锌肥等,满足其对微量元素的需求。每次采收后也要进行追肥,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适当配以磷钾肥,为艾蒿的持续生长提供充足养分。但要注意控制施肥量,过多会导致土壤污染和植株生长不良,过少则影响产量和品质。

(二)水分管理

艾蒿喜湿润、忌干旱、怕渍涝。应依据天气和土壤状况合理浇水,保持土壤适度湿润。在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节水喷灌方式。夏季暴雨过后,若田间积水严重,需在雨后及早清沟排水,防止艾蒿被淹,以保证其根系正常呼吸和生长。

(三)除草与疏苗

除草工作要及时。开春艾蒿幼芽萌出地面时,可喷洒一次除草剂,待幼苗长大后,则需进行人工除草,避免杂草与艾蒿争夺养分、水分和阳光。当艾蒿生长过密时,还需适当疏苗,去除过密的茎基和宿根,以增强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促进艾蒿健壮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

艾蒿本身具有一定的防虫特性,但仍不能忽视病虫害的防治。常见的病害有艾腐病、炭疽病、晚疫病、白粉病等,多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引起,会使叶片出现褐斑、腐烂等症状,严重时可致整株死亡。常见害虫有艾蚜、蛴螬、罗汉果金龟子、含笑螟、艾青虫、蝶形虫、白粉虱、黑甲虫等,它们会以艾蒿的叶片、根部、嫩茎、嫩莓等为食,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防治方法包括选种抗病品种、合理施肥保持植株健康、适时疏伐、及时清扫落叶残体并烧毁;发病初期可喷洒相应的杀菌剂,如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 1000 倍液、70% 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等;还可利用天敌捕食、熏烟、手工捕捉、喷洒杀虫剂等进行防治。同时,要定期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早期迹象,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五、采收与储存

种植艾蒿的流程是怎样的, 简述一下?插图5
艾蒿的采收时间因地域和用途而异。一般来说,用于药用或制作艾灸材料的艾蒿,在夏季采收较为合适,具体在端午节前后一周,晴天中午 12 至 14 时,选择艾叶生长旺盛,茎杆直立未萌发侧枝,未开花的艾蒿整株割取采收。采收时,可使用镰刀等工具,割取的艾蒿要尽量保持完整。
采收后的艾蒿需进行晾晒处理。可将其悬挂在通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淋湿,也可选择在干净的水泥地面或晾晒架上晾晒,每隔一段时间翻动一次,确保均匀受热。通常晾晒 3 至 7 天,当艾叶变得干燥、轻盈且颜色转为深绿时,就可储存。储存时,可装入保鲜袋,放置在阴凉干燥处;或放入干燥的玻璃瓶中,盖紧瓶盖;有条件的还可真空包装,以延长保质期,防止艾蒿受潮、变质或被虫蛀。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