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3年,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为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和改造,工商科应运而生,整顿市场,改革市场交易中的陈规陋习,稳定物价,保证正当经营,防止投机倒把,市场监管的雏形就此初步显现。1965年10月,在市场管理基本顺畅,资本主义基本改造完成后,会东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成立,同步建立姜州、嘎吉、大桥、新街、鲁吉5个工商所。此后11年里,工商行政管理局几度废立,几经坎坷,至1976终于在历史的洗礼中完成了蜕变:从历年的对私改造,扩大到对全民、集体、个体工商企业的管理。1991年有正式职工63人,1998年消费者协会成立,1999年私营企业协会成立……90年代开始,市场监管步入了蓬勃发展的成长期。2015年,市场监管改革迈出了极具历史意义的一步: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管、质量技术监管3个部门合而为一,正式形成了大市场监管格局。2019年,经过4年的探索与磨合,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这一刻,市场监管有了新的任务与使命,这一刻,市场监管人肩上有了更大的责任与担当。县市场监管局以其奋发向上的生命活力展现了独具特色的变化历程,这里有为民请命的革命情怀,这里有稳中求进的经济步伐,这里有蜀风滇韵的文化氛围……一代代市场监管人用汗水和心血践行着初心和使命。
1953年,市场经济施行之初,全民所有制企业9户,供销合作社8户,私营工商业3户,市场主体还是星星之火。1964年市场主体数量翻了一番,1990年已逐步增加至281户,2006年市场主体登记数已到2166户,2021年末市场主体骤然增至15700余户,市场经济发展已成燎原之势。从不承认市场到积极发展市场,从只允许适度的市场调节到明确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从商品市场到要素市场,从有形市场到无形市场,从传统市场到网络市场……70年的快速发展,会东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70年来,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变化在推进社会主义进程和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进程中熠熠生辉:从普遍的沿街为市到建设集约化农贸市场,从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定位发生“倒转”,市场经济由政府主导到政府引导;从实施商事制度改革,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从单一的市场商品物资管理到构建行业监管、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的“三位一体”市场监管格局……每一项转变都深得民心,每一次变革都令人鼓舞。市场环境得以有效改善,市场活力得到彻底释放:质量强县战略稳步推进,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四大安全稳中向好,知识产权和品牌建设蒸蒸日上,行政政法体系越发完善,消费维权理念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联系也越发紧密。执法办案数量和质量连年位居全州前列,多个消费维权典型案例荣获国家、省、州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并被宣传报道,群众维权意识得到加强和妥善处置,“全国烟叶第一大县”、“全国华山松第一大县”、“全国松露第一大县”的金字招牌让会东真正地走出四川,走向全国。
市场逐浪,千帆竞发。市场监管部门始终坚持及时把握市场竞争状况,遵循市场运行规律,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以重点商品、重点行业为对象开展市场治理,有效规范了重点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更便捷的市场准入、更放心的食品安全、更完善的消费保障、更可靠的寻医问药……群众对市场监管要求更高,期待更多。每一名市场监管卫士始终牢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在建县70周年之际,会东市场监管卫士立了下新的目标: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勇于担当使命,牢记嘱托书写新时代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