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发展史|1983年12月,会东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成立

1983年12月,会东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成立,开展对工业污染的调查,建立档案,着手会东县环境监测和自然保护工作。2007年6月,会东县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局分为会东县规划和建设局与会东县环境保护局。主要宣传和贯彻执行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监督执行环境管理制度,处理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进行环境监察、排污费征收、环境保护执法检查等工作。2019年,命名为“会东生态环境保护局”,负责本行政辖区内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承担本行政辖区内的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工作,强化现场环境执法和事中事后监管;承担一般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应急和预警工作;承担州生态环境局授权范围内的行政许可工作;承担本行政辖区内生态环境保护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历年来,会东县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政策方针,紧紧围绕“优化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三条主线,以污染减排和生态县建设为抓手,以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为重点,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始终将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既定目标,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致力于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县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得到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成效明显,各级督察反馈问题有力有序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成效明显,县域经济绿色发展本底不断夯实,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会东发展史|1983年12月,会东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成立插图

(对企业进行日常巡察)

压紧压实政治责任,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一是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职责,发挥班子集体作用。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班子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良好廉政工作氛围。二是加强干部监管。深入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等内容,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增强自身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三是完善制度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坚持用制度化管人管事;带头按制度办事,坚持大事集体议定、民主决策、不搞一言堂,对重大事项进行集体研究讨论;坚持部门工作和廉政建设两手抓、两不误,坚决杜绝了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同时,强化监督监管和职责考核,将制度落到实处,将工作抓出成效。四是加强行业监管。在环保审批验收、行政处罚、专项资金补助等环保系统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需要特别加强的地方,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强化重点环节的权力制约。不断强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三同时”制度,严把项目准入关、环评关和验收关,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项目建设管理。属本级审批的项目,凡需要现场勘查的项目审批环节不超过三个,需要现场勘查的项目审批环节不超过四个,上报州、省审批的项目,派专人跟踪服务,对不符合产业政策,选址不当,污染严重的项目,耐心解释,及时劝退;对环境影响重大,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科学、客观、公正地对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服务群众和企业。严格环保行政处罚程序,加大了对案件立案、审案、结案等关键程序的审核把关,严格按违法构成要件进行调查取证,并进一步强化对相关处罚自由裁量情节的调查取证。提交行政处罚案件审查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局领导签批案件。同时强化对在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外实施处罚、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权力运用的监管,加强对行政处罚决定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察,保障行政自由裁量权合法、公正行使。五是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抓“四风”,强作风。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自觉行动,把“八项规定”与学习宣传相结合,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按照全州生态环境系统业务能力建设工作要求,坚决执行“三破三立”,破除“怕”“浮”“拖”的问题,坚持不懈改进作风,持续提升行政效能,强化重点防控,严守“廉”的底线。

会东发展史|1983年12月,会东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成立插图1

(原四川省会东铅锌矿排土场整治后的效果1)

不断强化组织保障,全县共治共建生态环保格局基本形成。成立以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适时召开生态环境保护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生态环保工作,制定印发《会东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清单》,明确各部门、行业环保工作职责,实行最严格的县领导分片包干制度,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制度,明确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审判、检查机关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落实县、乡(镇)、村、企业四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形成了党委负责牵头、政府组织落实、人大政协监督、纪检行政监察、部门统一监管、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机制。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格局,为早日实现生态宜居、开放宜业、文明幸福、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川滇明珠建设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我县始终将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既定目标,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致力于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各级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近年来,我县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所有集中式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稳步推进土壤环境监测预警、分类管控、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土壤环境、基本农田区和重点企业周边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相对稳定。

会东发展史|1983年12月,会东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成立插图2

(建成的县城污水处理厂)

不断加大监管力度,逗真碰硬确保各级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实之又实。近年来,我县共接受多次中央、省、州专项环保督察,反馈问题近200个,现已基本完成全部问题整改工作,剩余10余个问题正按时序推进整改。整改期间我县共成立十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贯穿整改前期方案制定、整改过程监督、整改结束后“回头看”,确保整改成果经得起人民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7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