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韧性城市建设推进,织安全网绘生态新篇行动!

“韧性城市”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理念,建设“韧性城市”也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选项。近年来,一座韧性城市的轮廓在西昌日益清晰。从海绵城市的精心布局,到道路管网的全面改造;从防汛减灾的未雨绸缪,到应急救援的迅速响应,西昌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书写着城市建设的新篇章。

科技创新:让城市更“智慧”

以科技之“智”, 筑安全之基。山林中,传感器记录着大地“脉搏”;骤雨时,大屏幕上实时呈现河水涨落情况;村庄里,应急广播“大喇叭”随时待命……

近年来,西昌不断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监测预警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持续提升。

通过采用雷达+人工智能的2小时短临分钟级公里级降水预报技术,开发防灾减灾气象专题服务平台,并搭配多功能微信小程序,实现全市雨情动态掌握,短临预报预警滚动更新,预警信息多渠道、全覆盖推送,防汛责任人精准调度。此外,基于风险区的短临预报预警应用,切实落实了“强化短临预报,预警直达一线叫醒叫应”的防汛要务,提升了预警的预见期与精准精细化水平,在多次灾险情人员避险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打赢打好防汛防地灾硬仗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西昌韧性城市建设推进,织安全网绘生态新篇行动!插图

西昌市应急管理局彩云短时天气发送系统界面

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雨量站、裂缝站、无线预警广播、GNSS、泥位计等普适型监测设备,监测数据同步实时直传至部、省、州、县四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并建立完善预警响应机制。西昌通过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对潜在的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提前为群众撤离争取宝贵时间,尤其是在有效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进而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西昌韧性城市建设推进,织安全网绘生态新篇行动!插图1

西昌市自然资源局地质灾害预警基础设施

森林草原防火科技预警系统更是犹如一道“天眼”,时刻守护着西昌的绿水青山。在西昌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种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西昌市森林草原防火5G智能监测预警平台(森林眼)、公安天网、雪亮工程、防火通道各卡点监控视频系统、公安无人机视频传输系统、西昌应急广播系统、应急一张图、天通一号卫星电话终端等10余套技防监测系统一体接入,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系统会迅速发出警报,并通过短信、广播等多种渠道通知到相关人员。这些精准的预警措施,让西昌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能够主动出击,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西昌韧性城市建设推进,织安全网绘生态新篇行动!插图2

西昌市森林草原防火5G智能监测预警平台(森林眼)

海绵城市:让城市会“呼吸”

走进西昌,仿佛步入了一幅精心绘制的生态画卷。雨后的西昌,没有传统城市常见的积水与内涝,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这背后,是西昌市多年来深耕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果。

西昌韧性城市建设推进,织安全网绘生态新篇行动!插图3

自2016年被列入四川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以来,西昌市便以“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为目标,全面启动了海绵城市的构建。新型路面、绿地和水系成为城市的“呼吸器官”,它们共同协作,让雨水得以自然渗透、蓄存、净化和缓释。截至目前,西昌海绵城市建设总面积已达23.82平方公里,占城区建成总面积的44.1%左右。

西昌韧性城市建设推进,织安全网绘生态新篇行动!插图4

漫步在西昌的街头巷尾,不难发现那些精心设计的口袋公园和转角绿地。它们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更在雨天减轻了排水系统的压力。而新型路面则采用了透水材料,雨水能够迅速渗透地下,补充地下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这些看似细微的改变,却汇聚成了西昌城市韧性的坚实基石。

西昌韧性城市建设推进,织安全网绘生态新篇行动!插图5

道路管网改造:畅通城市血脉

为了彻底解决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雨污合流、管网错接混接等问题,2024年西昌市将海河沿线片区排水管网项目和城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列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对海河片区7条道路及城区8个易内涝点位进行全面改造。

西昌韧性城市建设推进,织安全网绘生态新篇行动!插图6

登月路作为与航天大道平行、连接月亮湖公园的城市交通次干道,在此之前,这里一到下雨天,就变成了“汪洋大海”,路面积水严重,逢雨必涝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经过两个多月的建设,如今登月路已改造完成。

“曾经降雨后积水、倒灌的场景已不见踪影,如今经过改造的登月路即使大雨过后,路面依然干干净净,毫无积水痕迹。”市民张女士说道。

畅通城市不仅要“换”,更要“管”。排水管网就像城市的“血管”,是防范城市积水内涝的重要屏障。近年来,每到汛期前后,市住建局都会组织专业清淤人员,集中对城区的雨污水管网进行“体检”,详细掌握各路段内雨水管道淤堵程度,加大城区道路雨污水收集口、易积水道路人字沟、易堵塞管网等排涝设施的疏通力度,并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隐患及时整治,确保管道设施保持完好通畅的状态。

西昌韧性城市建设推进,织安全网绘生态新篇行动!插图7

常态化清淤工作中,工作人员重点对雨水井、雨水箅(bì)子内的淤泥杂物进行清掏、疏通,并对破损的雨水井盖、雨水箅子等及时进行维修养护,切实保障群众的“脚下安全”。

如今,一条条崭新的管道,如同城市的生命线,将雨水与污水彻底分离,让城市的“血脉”更加清晰、健康。

防汛减灾:让城市更安全

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西昌从未有丝毫懈怠。近年来,西昌市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高质量抓好防汛减灾和应急救援保障工作,织牢城市“安全网”。

西昌韧性城市建设推进,织安全网绘生态新篇行动!插图8

西昌韧性城市建设推进,织安全网绘生态新篇行动!插图9

综合救援队伍队列训练

大力推进“1+2+10+N”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对基层应急队伍进行标准化打造,加强队伍之间协调联动,建立配合联络、信息共享、技能培训、装备保障等机制。组建综合应急救援队229人,乡镇(街道)综合应急队伍23支605人,与16家在昌施工企业、3家通信企业和电力企业建立了应急抢险救援协同机制;与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攀西有限责任公司、省第八地质大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定3家地灾防治专业技术指导单位,地质环境类专家45人,提升各领域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调整完善了市应急委员会及下设19个指挥部组织架构,共制定各类应急预案1559个,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自身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2024年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抗震救灾、防汛和地质灾害避险演练2529项次,参演人员124338人次,不断提高预案实效性。

西昌韧性城市建设推进,织安全网绘生态新篇行动!插图10

西昌韧性城市建设推进,织安全网绘生态新篇行动!插图11

今年以来,西昌市水利局紧盯山洪危险区、在建工程工棚营地、野游地等防汛重要点位,完成演练和培训。全覆盖开展2轮隐患排查,发现隐患164处,完成整改110处。并先后开展了官坝河、成凉工业园区复兴堰、柳家河、猫沟河、范家河等堤防治理、水毁岁修,夯实防汛根基,有效抵御洪水的侵袭。

西昌韧性城市建设推进,织安全网绘生态新篇行动!插图12

西昌韧性城市建设推进,织安全网绘生态新篇行动!插图13

西昌市防汛堤岸建设

从海绵城市的轻柔呼吸到道路管网的坚实脉络再到应急救援的迅速响应……西昌市正逐步构建起一座能够抵御自然灾害、提升居民幸福感、展现生态魅力的现代化都市。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