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会东县鲹鱼河齐口裂腹鱼增殖放流活动在鲹鱼河道举行,共放流齐口裂腹鱼种鱼500余尾,鱼苗10000余尾。

随着会东近年来水生环境的逐步恢复,这样的放流活动已经持续了数年,地点涵括鲹鱼河、大桥河、铁厂河等河道流域。
穿城而过的鲹鱼河是会东县的母亲河,曾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受多种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鲹鱼河城区河道一度水质恶化、污染严重,成为一条人人敬而远之的“臭水沟”。
为让母亲河恢复生机,历届县委、县政府对鲹鱼河的治理与保护高度重视,特别是2016年以来,会东县借力长江生态大保护、生态环保督察等契机和动力,制定强有力的整改措施,陆续攻克鲹鱼河久治但难以长清的历史顽疾,推进鲹鱼河流域综合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以治理为重点
早年的鲹鱼河城区河道,因为城区污水、企业作坊废水直排,污染严重。“离河很远就能闻到臭味,河水很黑很臭,水生生物基本绝迹。”附近居民李大爷对过去的河道记忆犹新。恶劣的河道环境导致河边居民深受其害,“常年窗子都不敢打开,感觉很痛心。”
要想打好生态环境治理这场攻坚战,推进鲹鱼河及其他河道水体环境恢复,抓好治污减排是重点。
会东县污水处理厂就是其中治污减排重要的一个环节,该项目于2018年7月建成使用,占地约39亩,目前每天可处理城市污水0.75万吨。污水处理好后,通过专业检测人员检测达到国家标准排入鲹鱼河,进一步减少城市污水对河流的污染,切实落实减排目标,遏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故发生。2020年8月,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建设正式启动,新增了氧化沟、二沉池、污泥回流泵房等设施,沿鹅村河、鲹鱼河新增改建污水管道共计8.75千米,建成后日处理污水达1.5万吨,将进一步增强县城生活污水净化能力。
“不仅要在污水处理能力上做加法,还在污水排入量上做减法。”会东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明确治理思路,对会东各类河湖库渠制定“统筹规划、分类施策”的系统治理措施。今年4月,会东县启动了老城区雨污管网强弱电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项目,将有效补齐老城区排水管道雨污混流、市政管线杂乱、生活污水直排入部分河道(沟渠)等市政基础设施短板,有效提升城市综合形象。道路改造升级工程覆盖城区政通路、满银路西段、蜀锦路、三鑫路、光明街、金叶街等17条道路;污水干管建设覆盖原垭口电厂沟、官村河、县职业技术学校河道等区域。“以前,学校的污水直接排放到了紧挨校园的河道里,在校园里都能闻到异味。排污管道改造完后,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没有异味,蚊蝇也少了很多。”会东县职业技术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力整治污水直排、垃圾入河、破坏岸线,健全完善雨污分流管网建设,修建升级污水处理厂和城乡生活垃圾焚烧项目……会东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加强水生态保护、推动流域环境综合治理,作为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会东长远发展的重大政治任务,全面落实河(湖)长工作责任制,统筹水域和岸线,重拳“治乱”、铁腕“治病”、系统“治根”,深入开展“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高标准编制“一河一策”方案,推动水环境水生态持续改善。
关键在修复
水清了,还要岸美。鲹鱼河的治理还落脚到河道清理、滨河景观打造、生态修复等方面。

滨河绿地改造是河道美化的重点工程,从会东城北鲹鱼水乡项目一直延伸至县城南金江新区,各类步道慢行系统累计建成约12公里,亲水平台、景观步道、下穿通道、廊亭、健身设施等设施应有尽有,在满足居民休闲需求的同时也为会东城市功能完善赋能。同时两岸布点亲水植物,实现常绿与落叶、花草与树木相结合,做到景观设计疏密有度,形成三步一景、五步一亮点、节点部位有主题的沿河生态休闲走廊和滨河公园,为市民提供生态宜居的良好生活环境。

“通过常态化清淤、开展河道垃圾清理等工作,现在河道越来越干净清爽了。同时合理调配水资源,加强流域生态流量的统筹管理,逐步恢复水体生态基流,增殖放流更是为河流的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增添系统活力。”会东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水质的改善,鱼、虾等水生生物的休养生息,苍鹭、戴胜等鸟儿也出没在河道中,一幅水草丰茂、鱼翔浅底、引鸟来栖的景象。
未来,会东还将大力实施河流沿岸绿化造林,持续推进河湖公园建设改革试点和水美新村建设,推进鲹鱼水乡、鹅村河湿地公园、獭猫山公园等河湖文化生态主题公园建设,着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湖样板,带动河湖全面治理和整体提升。
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
河道治理不是一劳永逸,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一阵风”,如何巩固提升来之不易的各项成果,确保经过治理的河道水体水质不反弹,水质不断提升,会东还在继续探索。
“要继续保持源头减污高压态势,加大对违法排水排污的执法力度,坚决从源头上消灭污染源、压减排放量,同时继续加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城区及周边村落截污纳管工程、推进排水单元达标、支持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建设,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在调研生态环保相关工作中,会东县委书记环江红多次明确下一步“治理棋”。

同时,会东县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各级河长、湖长作用,将河湖长制工作与城乡环境治理、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村社干部和河湖长制村级巡查员、专管员、保洁员的作用,完成好“管、治、保”任务,深入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共同保护好沿河生态环境,深入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

现如今,流水潺潺的河道里,各种小鱼穿行于水草间;争奇斗艳的花木中,栈桥、步道、游亭……市民们惬意地休闲锻炼。鲹鱼河终于完成了“鸟飞鱼跃水草丰,水清岸绿游人来”的“蝶变”。
记者 张学军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