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资讯网|会东县建县70年来医疗水平大大提高!从“赤脚医生”到接受高等教育的专业医护人才,从小诊所到设施完善的花园式医院,从“望闻问切”到高科技诊疗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建县70年来,无论是就医环境、医疗能力,还是医疗保障,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会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立足县情实际,紧紧围绕新时期国家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积极探索构建具有会东特色的“1364”健康促进新模式,把卫生健康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经过不断努力,在2018年12月会东县以高分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成为凉山彝族自治州首个全国健康促进县,为打造“健康会东”奠定了坚实基础。
健全医疗服务体系 实现城乡“全覆盖”
由于经济交通不发达,会东县卫生事业起步晚,医疗设施条件不完善。为补齐卫生健康工作短板,会东县着力推进县域医共体和县级医院、乡镇(街道)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网络建设,构建人、财、物统一管理的优质高效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会东送医下乡(会宣 摄)
会东县卫生健康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我县在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工作上,取得了积极进展。2018年县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二甲’,2019年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乙’,2021年县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二甲’,建立起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基层医疗机构为枢纽,社会办医为补充,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我县医疗服务正逐步完善,人民健康得到极大保障。”
增强公卫服务能力 织紧织密“防护网”
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不足、防治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会东县立足平时,补齐短板,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切实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人民健康。
整体迁建县中医医院、县疾控中心,规划建设县人民医院新云院区、县重大疾病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县中医医院医技综合大楼、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精神卫生中心、县铅锌镇中心卫生院县域医疗次中心5个涉医重大项目,设置县重大疾病防治指挥中心,构建平战结合、科学有效、功能完善的医疗救治、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体系,提升医疗卫生综合服务、公共卫生应急响应能力和重大疾病临床治疗水平。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东县打造核酸检测实验室3个,建立县级流调溯源队伍9队,核酸采样队伍常态运行32支、战备应急506支,集中隔离场所常态运行2处158间、战备应急2260间,新建标准化隔离房间120间、方舱隔离点500间。2021年9月,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授予会东县“凉山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管好群众“保命钱”
自1998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以来,我国医疗服务需求得到了大幅释放,全民健康水平逐步提升。二十余年来,在国家医保制度日益健全的条件下,会东县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导向,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大力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切实推进全县健康帮扶工作。
“在医保制度建立之初,有人认为‘参保缴费’是负担,主动参保人员很少。经过二十多年的医保改革,人们已经实现了由‘要我参保’向‘我要参保’的观念转变。如今,我县的医保制度正逐渐完善,尤其是对患重特大疾病人员的救助力度逐渐加强。”一位会东县的市民说。
“十四五”时期,会东县将继续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健全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清单管理制度;执行好医保目录动态调整、药品招标采购、高值医用耗材流通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医保公共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持续提升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和水平。(记者 戚原 通讯员 唐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