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请问是县公路养护事业发展中心吗?我们这儿道路边坡发生了垮塌,路基已经悬空了,请你们过来看一下。”接到关于会淌路嘎吉区域K9路段路况电话后,县公路养护事业发展中心立即开展核实、研判等工作,并组织实施应急抢险工程。经过10多天的日夜赶工,对原路基40米的边坡进行加固,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这只是会东县公路养护工作的一个缩影。我县地质地形条件复杂,部分公路基础较为薄弱,临崖临水路段、桥隧占比高,加之今年全县汛期提前、降雨频繁、雨水集中,公路安全运行风险不断增加。对此,县公路养护事业发展中心把汛期公路安全保通保畅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按照查漏补缺、科学抢通、防微杜渐的工作原则,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以赴抓好汛期公路安全保通保畅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安全出行。
提前谋划 下好防汛“先手棋”
在今年汛期到来之前,县公路养护事业发展中心对《2024年汛期应急预案》等方案进行细化完善,组织开展汛期应急抢险、避险演练,将模拟演练实时转换为实战,严格落实预警响应处置要求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有预警就有响应、有行动”,确保随时能进入汛期备战状态。按照“东西南北中”布置辐射要求,以县城为中心点,落实姜州镇、嘎吉镇、淌塘镇、铅锌镇、新街镇等地抢通保通机械设施12台和应急抢险队伍20余人,实行点长联络机制,同时在堵格镇、新街镇等冰雪路段,储备好工业盐、抢通工具等设施。动态补充更新防灾物资设备,确保随时“拿得出、用得上”。

同时,县公路养护事业发展中心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提前重点对全县国省干线往年汛期发生过滑坡、泥石流、沉陷与塌陷等灾害的40余km路段开展全覆盖“回头看”,将临水临崖、高填深挖、桥梁及隧道涵洞等30余处点位纳入重点监测范围,突出检查治理措施和警示标志标牌落实情况,严防地质灾害和公路病害造成人员伤亡。
“我每天都会对负责路段20余公里长的道路进行巡查,检查是否存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在新街镇公路养护站,站长曾顺永正组织养护人员对辖区道路路面的碎石和两旁的树枝杂草和沟渠进行清理,为群众出行营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道路环境。
查缺补漏 筑牢防汛“安全坝”
“汛期期间,堵格片区路段是G353国道滑坡、飞石易发高发路段,每年我们在清理塌方、飞石上组织了大量的机械、人员进行清理,在一些重点监测路段,一天可能要处置两三次。”堵格养护站站长凌飞在这条战线上已经有30多年,对于哪个路段有什么安全隐患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针对今年全县汛期提前、降雨频繁量大的特点,县公路养护事业发展中心强化“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对发现的路段隐患,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七不抢、三避让、三撤离”工作要求,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研判,分级防范管控,并按照“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要求进行整改。能马上处置的,及时组织机械人员进行处置。一时无法处置的,立即落实管控措施,采取设置警示标志、专人值守、限制通行等措施,引导社会车辆安全通行,确保风险可控。汛期以来,已安排排查小组108个,投入人力382人次,覆盖国省县道3300余公里,累计处置风险隐患88处,清理滑坡塌方52处。
精准施策 聚焦民生“关键点”
在鲹鱼河镇张家村桥,有一半的路已经设置了警示标线、安全锥形桶和警示灯,施工人员正在用机械对裸露出来的桥梁伸缩缝进行破碎处置。作为G353国道路段的30座桥梁的其中一座,随着G353国道通行车辆数量和重量的逐年增加,桥梁承载压力形势严峻复杂。对此,县公路养护事业发展中心坚持“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主动加强日常养护和小修保养,对G353国道的30座桥梁、2座隧道进行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对发现的10处隐患及时进行处置,获得了群众的好评。

今年以来,结合特殊时间节点、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活动,重点服务全州重大项目现场会、州委领导现场调研会和五一、火把节旅游系列活动,治理火把节全州精品旅游路线沉降路段3处,处置嘎吉镇、堵格镇、鲹鱼河镇、金江街道重大安全隐患5处。增设隐患整治标牌92块,新建修复护栏380米,完成“N”类挂牌整治事故易发多发路段护栏安装1166米。累计投入机械车辆110台次、人员220人次,投入资金160余万元。
县公路养护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公路养护工作除了做好日常巡查外,重点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特殊地形地段、服务重大活动3个工作导向,认真开展国省县道、旅游景点路面边沟清理、滑坡塌方沉降整治、安全护栏完善,对发现的问题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及时处理发现的病害,在最短时间内修复,力争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