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会东县姜州镇民权村,干净整洁的乡间小路通向一排排漂亮的农家小院;房前屋后,村民们正忙着为新采摘下来的突尼斯软籽石榴分拣、装箱,不时传来一阵阵幸福的笑声。

曾经的民权村,村民居住分散、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虽然村民们靠着传统的种养殖业算得上是丰衣足食,但是和富裕沾不上边。2012年,随着新农村建设项目落地民权,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村新气象,住上了新房子,村容村貌也要大变样,在村两委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路通了、树绿了、水清了、山翠了、环境好了,人的心情就好了。

“住在这里非常的干净、卫生,空气比较好、道路也比较好。我们这里的村民历来相处比较融洽,大事小事都互相帮忙。”村民李长荣告诉记者,随着村民素质的不断提高,邻里之间关系更和睦了。

住上了好房子,怎么才能过上好日子呢?这成为了民权村思考的问题。2013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民权村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得益于便捷的交通条件和气候、土壤优势,村两委迅速动员村民种植了效益更高的突尼斯软籽石榴。

张志红,河南郑州人,今年已经是她到民权的第7个年头了:“之前经过多方考察后我们觉得民权这个地方不但气候好,人也很不错。2013年我就带着家人搬到这里来种石榴了,种植了将近有3000棵石榴树,今年套袋套了32万个,平均1个石榴有1斤左右,产量还不错。”她告诉记者,她在民权不但收获了人生的又一桶金,更多的是乡村的记忆。
截至目前,民权村共种植突尼斯软籽石榴3200余亩。2019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969元。

不仅如此,看准了乡村旅游发展火热的机会,民权村立足自身旅游文化资源优势,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政策扶持。2018年姜州花湖景区落户民权,村民们办起了农家乐,一座座崭新民宿成为村民通往小康路上的“加油站”。“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都会搞一些活动,来的人也非常的多,每天基本上都会有一些人来这里参观、玩耍。”村民杨继铃乐呵呵的告诉记者。

村美了、民富了,那么如何让这一美景长存呢?
民权村通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行环境卫生责任制,不断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民权村支部书记尤朝彬告诉记者:“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都很注重生活环境卫生,我们村每个月都会组织各家各户开展大扫除活动,清理沟边、河道的卫生。逢年过节还会开展篮球比赛、评选优秀等活动来丰富大家的生活”。

民权村在村两委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文明村镇、省级“生态村”、省级四好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今年7月,民权村又在四川乡风文明名村评选中成功突围。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在民权村,一座座舒适的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整洁的道路通村达户,草坪铺上了、花木种上了、文化墙画上了……全新的村容村貌,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记者 代会龙 王世良 杨海灵
编排 孟杰
来源:会东发布
来源|古韵姜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