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3年
4月
县委召开扩大会议。会上,县委领导带头“下楼、洗澡”,主动检查存在的分散主义、官僚主义和铺张浪费。于24日开始在县级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开展“五反”(反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分散主义、官僚主义),科局长以上干部集中学习,“下楼、洗澡”。
在前进、团结公社开展建立贫下中农组织的试点工作。至10月,全县农村人民公社、大队、生产队分别建立贫下中农代表会议,贫下中农委员会和代表小组。
5月
省、地粮食整销工作组来会东,查出会东铅锌矿自1956年以来,冒领国家粮食20多万斤。
7月
县委召开“小四清”试点会议。随即,在前进、团结公社开展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小四清”—清工分、清帐目、清财物、清仓库)试点。
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指示和《六十条》,县委规定各级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时间为:县委书记每周劳动1天,公社干部每年60—90天,大队干部每年150—200天,生产队干部每年250—300天。
12月
县内多数社队发生猪肺疫、猪丹毒流行,猪死2955头。县人委组织力量扑灭。
1964年
1月
县粮食系统开展“三清”复查,全县发生粮食案件1270件,损失粮食884.13万斤,麻袋6501条,总金额55.87万元。
2月
全县农村开展学严龙、赶驷马的“比、学、赶、帮”运动,县、区、社机关组织干部种试验田183.70亩。
4月
县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立。抽调干部664人开展第二次人口普查登记以6月30日24时为截止时间,全县共有176904人。
6月
会东被省、地列为绵羊改良重点县。会东自1966年起,引进美利奴细毛种公羊40余只,建授精点48个,培训技术人员55人,改良绵羊占全县总数的三分之一。
8月
本县调出耕牛500多头,支援河北省保定地区。
11月
成都市首批知识青年95名,下放到会东联合公社(今小岔河乡)插队落户。
12月
全县收购松籽40多万斤,除留足本县籽种外,调出30多万斤支援西昌、凉山等地。
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参加会议172人,历时38天。会议对县、区、社干部中的组织不纯、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腐化堕落、蜕化变质等问题进行揭批。
供稿 县史志办
编排 王双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