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发展70年岁月弹指一挥间,70年会东沧桑巨变!


70年岁月弹指一挥间,70年会东沧桑巨变。

会东发展70年岁月弹指一挥间,70年会东沧桑巨变!插图

1952年到2022年,70年来,会东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各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省、州安排部署工作任务,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会东发展70年岁月弹指一挥间,70年会东沧桑巨变!插图

群众生活从当初的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到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509元和22065元,全县37个贫困村25821名贫困群众同步迈入小康社会,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提高至159.37亿元;建成烤烟、黑山羊、生猪、劳务输出4个10亿级产业,成为了全国烤烟第一大县、华山松第一大县、中华松露第一大县……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37:25:28,翻开近年来四川省会东县的经济“答卷”,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会东发展70年岁月弹指一挥间,70年会东沧桑巨变!插图

转型——激发新潜能

会东境内农特资源、清洁能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富集,被誉为“攀西资源聚宝盆”。这里是四川35个农产品主产区县之一,是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重要支撑,已探明矿产资源种类50余种,矿产地334处,优势产业涵盖了一二三产业。

资源富集,如何才能打出好“牌”?转型成为了关键一招。

会东蓝莓,作为近年来会东现代农业发展的“代言人”,生动地诠释了会东现代农业的发展。

会东发展70年岁月弹指一挥间,70年会东沧桑巨变!插图

2018年,会东县与陕西海升集团、凉山州农投公司2000亩蓝莓高标准产业示范园项目投资合作;2020年蓝莓实现销售收入6500万元,带动农户收入超过600万元,2022年进入盛果期,全部投产可实现收入10亿元以上,仅3年时间,就让蓝莓产业在会东落地生根、快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真正做到“小”蓝莓成就“大”产业。

至今,会东县22万头御咖生猪、3000亩牛油果、10万亩现代烟草等13个现代农业园区正蓬勃发展,烟草产量蝉联全国“七连冠”。

下一步,会东县将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引领,发展壮大“烟、桑、畜、林、果、蔬、粮、药”八大特色支柱产业和现代农业冷链物流、乡村旅游产业,构建“8+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级园区2个,州级园区7个,形成60亿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未来,会东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会东发展70年岁月弹指一挥间,70年会东沧桑巨变!插图

在全球经济下行衰退,及我国宏观经济进入调整期的大背景下,以资源的低端开发利用为主的会东工业经济陷入困境,但会东县委、县政府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创新思路,通过培育壮大工业集群,不断拓展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做大做强清洁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农特产品加工、建筑建材和信息化主导产业,构建“4+1”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推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转型升级。

通过多年的蓄力与发展,如今,会东“一园五区八组团”产业布局初步形成。

2020年,满矿集团结束了多年亏损局面,实现产值2.65亿元,利润达5091万元。多年来,全县上下积极探索攻坚克难,建成集风、光、水多点发力的清洁能源产业体系,总装机容量可达578万千瓦,获评“四川省清洁能源和有色金属加工循环经济特色产业基地”。十三五期间,全县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77亿元,为会东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工业基础。

70年来,会东县旅游业从无到有,县域旅游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成功创建3A级景区3个、4A级景区1个。会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把发展旅游作为首位产业重点抓,通过创新举办“双黑美食节”“金沙江文化旅游节”等节会,开办“食在会东”“云游会东”“购在会东”等线上平台,举行农特产品展销会、露营、自驾游等线下活动,带动全域旅游发展壮大,累计接待游客288.7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26亿元。

会东发展70年岁月弹指一挥间,70年会东沧桑巨变!插图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构建‘主干引领,两翼驱动,三带支撑,全域协同’新发展格局。”凉山州政协副主席、会东县委书记环江红表示,未来会东还将坚持解放思想,牢固树立“换道超车”思维,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等多重发展机遇,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实现会东发展换道超越。

会东发展70年岁月弹指一挥间,70年会东沧桑巨变!插图

开放——焕发新活力

2016年11月4日下午,第一场真正属于会东人自己的推介会——四川·会东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市召开。

在项目签约仪式上,会东与四川能投、华西集团、北控水务、北控光伏、中建一局、香港森森实业、明日得环保科技等省内外16家企业成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意向投资额达122.3亿元,意向合作项目涉及旅游康养、市政建设、交通设施、新能源、水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

会东发展70年岁月弹指一挥间,70年会东沧桑巨变!插图

自此,会东就像一颗闪亮的新星,以包罗万象的胸怀,不断将光亮洒向更广阔的远方。

积极参加西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川商发展大会等重大展会和投资促进活动,创新举办各类投资推介活动,整合县内资源要素,积极搭建开放平台,加快推进大项目、大产业、大平台招商;十三五期间,引进蓝光地产、中核二三、碧桂园等33家优秀企业入驻会东,累计落地招商引资项目45个,到位资金229.75亿元。加强与企业、高校、科技院所深度合作,建成省草科院会东分院、会东松露国际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13个。

项目引进来后,优化服务便是重中之重。会东坚持企业客商、地方经济、人民群众“三赢”的原则,致力于营商环境的治理。强化“一个项目、一名联系县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套推进工作方案”重大项目工作机制,加强督查考核,形成全员招商,全面落实的投资促进工作新格局。在要素保障方面,抓好在建项目的经常性协调服务工作,对已开工项目保证配套服务跟进,优先配置资源要素,积极主动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曾经是‘来回跑’,现在是‘最多跑一次’和‘一次都不用跑’”。据会东县政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以前办理营业执照,群众要来回跑多个地方,纸质材料更是一大堆,各股东必须到现场签字确认,如果材料不符合要求,就必然导致拖长企业开办时间,既费时又费力,而现在开通了“营商通”网上申请平台,市场主体可在手机上进行申请,各股东也可直接在平台上直接签字,材料一经上传,我们工作人员将在4小时内向企业负责人作出反馈,材料审核通过的话,开办企业时间将从以前的15天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既帮群众省了心,也帮我们省了事,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营商环境进一步得到了优化。

……一桩桩、一件件,一定把营商环境打造好,会东展示出了由“边城”向四川南向开放门户桥头堡的华丽转身。十三五期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501个,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3.4%。

共兴——成就新发展

四通八达的内外交通,高耸林立的高楼大厦,不断涌现的城市综合体,焕然一新的乡村面貌……,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会东正在蝶变。

城市形态更加鲜明。改革开放初期的会东县城只有一条云盛街,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现在,会东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展到6.9平方公里,人口10余万人。按照生态宜居城市定位,会东县出台了《打造川滇明珠建设美丽示范县城实施方案》,计划到2025年投资100亿元,统筹推进县城“四山三河三区四桥一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0个棚户区改造等项目,重点发展房地产、餐饮、酒店、物流、文化休闲等城市新业态,新增市民休闲游憩空间约34万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化及景观面积约80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将拓展到20平方公里,城市承载配套服务能力提升至20万人以上。

美丽乡村更有魅力。会东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是全省35个农产品主产区县之一,全县42.78万人,80%以上人口是农业人口,70%以上人口长期生活在农村,发展的基础在农村、潜力在农村、后劲也在农村。按照“调大、调优、调强”的思路,从2013年试点以来,会东县借机“两项改革”,将9个区域协调办、53个乡镇撤并为19个乡镇(街道),317个建制村减少至189个,1773个村民小组减至1124个,全县城镇化率由29.35%提升至41.7%,基层基础更加坚实,治理体系日臻完善,村集体经济大幅提升。

作为村级建制调整改革试点乡镇,堵格镇更能说明“两项改革”带来的福利。改革前,堵格全镇建制村数量多、人口少、实力弱,空间相距最近的村步行仅需10分钟,人口相差最大的村悬殊1500人以上,个别村常驻人口只有四分之一,常驻党员仅八分之一,“空心村”现象突出。改革后,堵格镇现有行政村10个,撤减率为50%,村民小组51个,撤减率为40%,村均人口保持2000人左右,地域结构、人口分布更加合理,不仅优化了行政空间布局,而且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019年以来,堵格镇堵格村和堵格社区强强联合、重点突破,坚持整体规划、配套建设、统筹使用,与堵格镇镇史馆等其它紧密关联项目捆绑整合,倾力打造会东黑山羊文化体验馆。该项目的建成,不但推动堵格村和堵格社区集体经济分别增长33倍、10倍,更推动全镇11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实现100%全覆盖,通过一个项目牵引一个产业,探索走出了边远高寒山区村级集体经济改革创新发展的新路子,让村集体办事说得起硬话,群众福利更多了。

会东发展70年岁月弹指一挥间,70年会东沧桑巨变!插图

如今,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个个美丽乡村横空出世,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不断增强发展的现实质感和民生温度。

回望过去,会东取得累累硕果;展望未来,会东依然信心百倍。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这座城市的天际线,正在开拓奋进中发生日新月异的改变,当新一天的日出越过地平线,这片广袤的大地也必将焕发出愈发美丽的容颜,书写出生态宜居、开放宜业、文明幸福、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川滇明珠建设新华章。

供稿 县委办 周友云

编排 孔维琴 审核 赵海华 宋彬

会东发布

责编:张悦嘉

策划:肖顺畅

监制:张正维 易传国 马娟

总监制:孙云华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7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