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大崇镇崇兴村果蔬种植户邹蔼福的大棚里正在为种下一季西瓜做准备。

邹蔼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果蔬种植的“土专家”,多年来,他把自己的果蔬种植产业经营得风生水起,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邹蔼福介绍,他今年流转了28亩土地种植西瓜和番茄,前期管理每天可提供12个用工岗位,中后期每天可提供30个用工岗位。

“在家门口务工,既能挣到钱,还能照顾家里,一举两得。”大崇镇大崇社区4组居民廖荣恩告诉记者,移民搬迁后他家居住在社区,为了照顾家庭不能外出务工,在邹蔼福的果蔬园里务工,每个月有3000余元收入。
邹蔼福在经营好自己的果园的同时,还利用空闲时间向周边果蔬种植户传授新技术、推广优质新品种。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大崇镇因村施策,充分发挥乡村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支持崇兴村发展果蔬等特色产业,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果蔬种植行列中。
(邹蔼福正在给周围的村民讲解西瓜种植技术)
“周边很多农户看到我这几年种植水果、蔬菜收益不错,都想跟着我一起种植。”邹蔼福说,目前已经有160多户参与进来,种植面积在230亩左右,今年计划种植一季番茄和一季四季豆,按照去年、前年的市场行情,每亩番茄产值约25000元,每亩四季豆产值约8000元,预计年总产值在700万元以上。
“我们准备成立一个合作社,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种植种类,逐步引导种植户由‘传统型’向‘技术型’转变,让果蔬种植向标准化提升、向规模化靠拢、向品牌化发展,一步步将我们的果蔬产业做大做强。”说到下一步打算,邹蔼福信心满满。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大崇镇积极发挥“头雁效应”,持续强化政策、资金、平台、要素等综合性支持,充分激发“群雁活力”,推动果蔬等特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从而带动群众稳定增产增收,为乡村振兴增添动能。

大崇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赵静表示,大崇镇将继续发挥像邹蔼福这样的致富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农民队伍,恢复沿江果蔬产业发展,并将崇兴村作为蔬菜产业基地、示范基地,以点带面,逐步壮大蔬菜产业,拓宽移民群众收入渠道,确保群众收入稳定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