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位置与分布
- 锡矿带位于德昌以南,会理以北,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这一带主要分布在晋宁晚期黑云母花岗岩与会理群地层的侵入接触带内,多呈带状分布。
二、矿床类型
- 砂锡矿产于残坡积、洪、冲积层中。
- 原生矿产于摩砂营岩体内外接触带内,从气成、接触交代到高、中温热液类型均有。
三、矿床特征
- 区内锡矿床与晋宁晚期黑云母花岗岩有密切成因联系。
- 岔河锡矿系四川省首次发现的锡矿,其成矿时代为晋宁晚期。
- 矿区共有大小矿体21个,包括接触带矽卡岩型原生锡矿体14个,残坡积砂锡矿体7个。
- 矿石成分简单,含锡主要矿物为锡石,其次有微量的黄锡矿。原生矿锡石粒度多在5-200微米之间,在探明的储量中85%以上是易选矿石。
四、锡金属储量
- 已探明的锡金属储量为数万吨,达到大型矿床规模。
五、开发与利用
- 目前凉山州已建成日处理矿石100吨的矿山,并拟扩建成日选矿250吨的矿山。
- 1983-1986年实现纯利润320万元,为凉山少数民族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科学意义
- 该锡矿床的发现和探明,为在我国老地层中找同类型的锡矿床提供了典型矿床实例和经验,丰富了锡矿床地质学的内容。
综上所述,四川凉山州会理市的锡矿产具有显著的地理分布特征、丰富的矿床类型、密切的成因联系、大量的锡金属储量以及重要的开发与利用价值,同时其科学意义也十分重要。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