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进入深秋时节,南漳保康神农架这些山上的野果子都成熟了,五彩斑斓的秋天配上一些奇奇怪怪的野果、这就是独属于深山里的秋天画卷。缠绕大树间的藤蔓挂满了一串串的果实、粉色的果实、红色的果实、蓝宝石一样的野葡萄、都是属于鸟儿们的大餐。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野果子,它叫做八月瓜(又叫八月炸)一般是在农历的八月成熟的。
八月瓜,有着果王之称,很多人没吃过,甚至不认识它长什么样。它生长于海拔六百多米到两千多米的山坡,山谷,密林石涧,攀爬在树林之间、藤缠树、树绕藤,没成熟前的外壳是青色的、成熟后的外壳粉粉嫩嫩、也有棕色的褐色的或者红色的、果肉的口感和手感都有些像香蕉,有些滑腻,但是果实布满了很多种子 吃的时候可以模仿裘千尺吐核、以野果的标准来看,八月炸绝对能称得上是“香甜软糯”的佳品。
而且在成熟了以后,就会自动裂开一条缝隙,就像是被炸开了一样。我猜这就是它为什么被叫做八月炸的来历吧~
一般来说,一棵树结三两颗果子,多的也就七八颗。果子未成熟之前,颜色一般是绿的,随着成熟期的临近,果子会由绿渐渐变成紫红色,进而变成麻黄色,且在腹部中轴悄悄出现一条白线———这就是它将要炸裂的部位。
农历八月底到九月初的某一时刻,“啪的—”一声爆响,它就炸开了,露出里面白白的果肉,香气弥漫。瞬间,阳光就照进来了,果壳里的阳光也有了香气。也不知道蚂蚁、蜜蜂、苍蝇等昆虫是怎么得到的消息,它们以最快的速度从四面八方赶来,争相享用这片山林里最鲜香的美味。
八月瓜有很多名称:比如、八月炸、麻藤包、木通果、野香蕉、野木瓜、预知子、圣无忧、压惊子、三叶木通、牛腰子果等,别名可以列出一长串。反正是野果、没有统一的名称啦!
作为一个爱爬山的人,山间四处乱窜、八月瓜和野葡萄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野果之一,汁多香甜,嫩滑细腻,清润芬芳,美味可口,远胜山珍海味……如果有红得发紫但还未炸开的八月瓜,可以摘回家,放在通风的地方,让其慢慢炸开,就可以吃了。八月瓜一旦炸开,鸟雀必然争相啄食!
因为八月瓜是一种藤本植物,它的藤韧性也非常的好,它还可以当作盆栽植物来栽种,一年四季都是常绿的,秋天还可以吃果。在有的地方,已有人工种植的了,它的果实当作水果来售卖,产量高,价格也不便宜、富含糖、维生素C和12种氨基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等。
它全身都是宝,皮可以制作茶叶,黑籽用来泡酒,瓜藤是味中药,经济价值高。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八月瓜作为家乡的特产,一定会走出湖北,走向全国,迈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