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鲁吉镇“公司+合作社”模式引领生姜种植,助力移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我县不断夯实就业增收基础,在移民就业上出实招,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模式,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生姜、沃柑等种植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强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发挥功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1月30日,记者走进鲁吉镇坡脚村一组生姜种植基地,和煦的阳光照耀在大片的生姜地里。放眼望去,满地的姜叶郁郁葱葱、茎粗叶肥,浓郁的姜香扑鼻而来,村民们正趁着晴好天气忙着采挖生姜。剪枝剥泥,剪杆分拣,包装过秤,搬运装车……大家分工合作,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2023年我种了3亩生姜,从6月26号开始种,到7月18号全部种完,通过今天挖生姜测产,大概在4吨多,收入可达到3万多元,去年积累了种植生姜的经验,今年我还要继续种生姜,产量收入肯定会更高。”鲁吉镇坡脚村一组生姜种植户刘寿国在自家的地里边剥泥边告诉记者。

据了解,鲁吉镇从2023年开始引进生姜种植,并采用“公司+合作社”的合作模式经营,不仅有效利用现有生产用地,还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截至目前,合作社有101户生姜种植户,均为白鹤滩水电站的搬迁安置移民。

“今天我家挖了两亩多生姜,预计在7000至9000斤,按照现在这行情的话,收入还是可以达到4万,还是很满意了,明年还是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把我们当地的生姜产业做好!”生姜种植户巫丛敏看着手里刚出土的生姜说。

鲁吉镇今年生产的生姜个头大、品质好,市场行情也较好,吸引了不少商户前来田间地头收购。

“我们今天已经开始收购生姜。鲁吉镇种植的生姜,无论品质,还是数量,都非常符合我们的要求。”四川省璞方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严仁甫告诉记者。

生姜种植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近年来,鲁吉镇立足土地资源优势,充分利用适合生姜生长的地域条件引进生姜种植,走出了又一条增收致富路

“今天我们启动了生姜收购,从早上8点到目前,收购的生姜产量与质量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群众也非常满意。下一步,我们将采取公司加合作社的模式,进一步提高生姜种植规模,达到产业化、标准化要求,尽最大可能实现增产增收,达到群众各家各户增收致富的目的。”鲁吉镇副书记孙农林说。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7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