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森林草原防火,实战演练提升能力

  冬季的会理,田间地头已活跃起来。走进田野,满眼的绿,小麦是绿的、茭白是绿的、油菜是绿的,远山也是绿的……在城北街道大营村,村民们你帮我、我帮你,正忙着种植冬土豆。

  “我家是我们村最晚种土豆的,前段时间太忙了,这几天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过来帮忙,今天就能把土豆种完。”正在地里忙活的张富钱,一边忙着给刚种下的土豆施农家肥,一边向记者说道。为保证每一茬作物都有好收成,他家的土地一直都在实行轮作。“我家这儿有3亩多田,上一季种的是玉米,这一季种土豆,明年4、5月份就可以卖土豆了,根据以往的行情来看,应该可以卖个20000元左右,明年种烤烟。”张富钱介绍。

  以往,大营村的土地主要以传统种植为主,一到冬季,大部分土地都是闲置的,自从引进冬洋芋后,大营村每亩土地的收入由过去的几百元增加到了现在的几千上万元。大营村不仅自己种冬土豆,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种,目前,已形成了上万亩的种植规模,“一村一业,一乡一品”正逐步形成,现已是省级农业标准化冬马铃薯示范区。

  不远处的中兴村则依托良好的水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茭白产业。茭农李大哥正在田里忙碌地清理杂草,前来过冬的白鹭也在田中嬉戏、觅食,白鹭、农田与人绘就出一幅你耕我觅、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态景象。李大哥家4亩多茭白已经种下两个多月了,一有空,他便要到田里看看。“我家6亩土地,一年的收入在9万元左右,明年,准备轮作种水稻了,种一年,可以吃三年。”聊起收入和打算,李大哥高兴地说。

会理森林草原防火,实战演练提升能力插图

  在会理茭白主产区—小黑箐镇白沙村,青山如黛、流水潺潺,矮郎河沿线,目之所及,皆为茭白,梯田层层叠叠、美景如画。当前,全村数千亩茭白已全部种植完成,形成了一幅田在村中、村在园中的田园美景。勤劳的村民还在田埂上种满了胡豆,嫩绿的胡豆苗在微风中摇曳,长势喜人,做到了一田两用、一地双收。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小黑箐镇白沙村聚焦产业振兴,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力发展茭白产业,走出了一条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发展之路。通过白沙村的辐射带动,目前,小黑箐镇已建成了万亩茭白州级农业示范园区。?

  作为烤烟生产大县,会理还将粮烟融合种植纳入全年粮食生产总体安排,在烟地内,以套作、轮作、连茬等方式种植秋大豆、秋玉米、秋荞、秋豌豆及2024年小春粮油等作物,种植面积达8.2万亩。

  利用秋冬茬口,做好秋冬作物生产工作是提升全年粮食产量的重要举措。当前,会理各地正围绕农民增收、粮食安全、产业发展等工作认真谋划、打牢基础,在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辛勤耕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7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