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四川凉山州的会理市,怎能错过这里的特色美食小吃——熨斗粑呢?这款小巧玲珑的美食,不仅口感独特,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会理人民智慧的结晶。
熨斗粑的制作原料可谓是精挑细选,主要采用了发酵的大米浆、新鲜的鸡蛋、醇厚的糖汁,以及由熟清油和猪油调制的混合油。这些原料的搭配,让熨斗粑在口感上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

制作熨斗粑的工具也相当独特。首先需要一个火炉,然后是若干个直径约8公分的小铜锅,这些锅的形状就像是旧时的熨斗一样,因此得名“熨斗粑”。当然,少不了焦炭和木炭作为燃料,为整个制作过程提供源源不断的热量。
制作熨斗粑的过程也是一门艺术。首先要将本地的大白米浸泡后磨成浆,然后让其自然发酵。待发酵完成后,加入鸡蛋和红糖,用力搅拌均匀,直到米浆变得黏稠而富有弹性。
接下来,将特制的平底坩埚放在火炉上预热,然后在锅内刷上一层薄薄的油。用勺子舀起一勺米浆,轻轻倒入锅内。此时,要一边用小火慢慢烙制,一边在锅的边缘频频刷油,防止粘连。等到一面烙得金黄酥脆时,再用银钎轻轻翻面,继续烙制另一面。
在春季,会理的厨师们还会在米浆中加入一些青豆米,为熨斗粑增添一丝清新的口感。加入青豆米后,通常不再加盖,而是更加频繁地在边缘刷油、翻面,确保每一面都烙得金黄酥脆。

不一会儿,小巧玲珑的熨斗粑就新鲜出炉了。金黄色的外表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咬下去,糕体细腻、不粘牙,清香可口、甜而不腻。那种软和香脆的口感,简直让人陶醉。
会理熨斗粑不仅是一道美味的早餐食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代表着会理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也见证了这个地方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如果你来会理旅游,一定要尝尝这款美味的小吃,让它成为你旅行中的美好回忆。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