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凉山州宁南县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基层干部骆国兴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精神。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扶贫工作者,他的故事不仅展现了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更折射出当代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骆国兴面对的首先是交通不便带来的工作困难。宁南县地处偏远山区,许多贫困村寨道路崎岖,基础设施落后。他常常需要徒步数小时才能到达最偏远的贫困户家中,这种艰苦的工作环境考验着每一位扶贫干部的毅力。但正是这种不畏艰难的精神,让他能够深入了解每一户贫困户的实际需求。
产业扶贫是骆国兴工作的重点方向。他发现当地群众虽有发展意愿,但缺乏技术指导和市场渠道。针对这一问题,他积极联系农业专家,为村民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同时帮助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在他的努力下,许多贫困户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业实现了稳定增收。
教育扶贫也是骆国兴关注的重点。凉山州宁南县部分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他意识到只有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才能真正实现脱贫。为此,他多方奔走,争取教育项目资金,改善当地学校条件,并动员社会力量资助贫困学生。
在扶贫工作中,骆国兴还面临着群众思想观念转变的挑战。部分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他通过耐心细致的政策宣讲和典型示范,逐步改变了这种状况。他常说:扶贫先扶志,只有激发内生动力,脱贫成果才能持久。
骆国兴的故事是凉山州宁南县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信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干部的奉献精神。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这种精神将继续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基层,为改变贫困地区面貌贡献力量。
© 版权声明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