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宁南县作为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县,县委常委班子的调整与工作动态始终牵动着地方发展脉搏。近期公布的县委常委最新名单显示,班子结构呈现年轻化、专业化趋势,但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干部梯队建设与基层经验平衡
新一届县委常委中,80后干部占比显著提升,多名成员拥有经济管理、城乡规划等专业背景。这种专业化配置虽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但部分年轻干部缺乏乡镇基层工作经历,在处理民族地区复杂问题时可能面临经验不足的挑战。近期开展的联乡包村工作制度,正是班子弥补基层经验短板的重要举措。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效能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县委常委推行防返贫动态监测平台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暗访发现,个别乡镇存在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帮扶政策落地滞后等问题。班子近期召开的乡村振兴专题研讨会强调,要建立一村一策项目库,重点培育特色种养殖业,这反映出对现存问题的清醒认识。
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
作为多民族聚居县,宁南县委常委班子在推进双语干部培养计划的同时,正面临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化发展的平衡难题。最新工作动态显示,班子已着手修订《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条例》,并试点建设3个民族特色村寨,但在文旅融合开发过程中,如何避免商业化过度侵蚀文化本真性,仍需在实践中探索解决方案。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路径
位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区,宁南县在县委常委推动下关停了2家高耗能企业,但替代产业培育进度缓慢。近期班子分赴光伏、现代农业园区调研,释放出发展绿色经济的明确信号。如何破解生态红线约束与县域经济增长的矛盾,将成为检验新班子施政能力的关键指标。
当前,宁南县委常委班子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从近期工作部署可以看出,班子既在积极应对现实挑战,也在谋划长远发展。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年轻干部基层历练机制、特色产业培育精度、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等深层问题,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宁南县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实施成效。















